抚顺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全市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成就斐然、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大好局面,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着增强 初步核算,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1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0.5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673.5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369.4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60.5:33.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0490元.增长14.4%。 二、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产品喜获大丰收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0.5亿元,增长6.5%。其中农业增加值28.3亿元,增长5.1%;林业增加值10.4亿元,增长10.3%;牧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5.6%;渔业增加值11.1亿元,增长15.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44.2%。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67.2万吨,比上年增加14.9万吨,创造历史最好水平。蔬菜产量43.1万吨,增长16.2%;食用菌达到8.4万吨,增长5.9倍;水果10.8万吨,增长52.3%;水产品产量1.7万吨,增长5.4%。 全年猪出栏71.4万头,牛出栏13.3万头,分别增长5.8%、5.6%;羊出栏32.6万只,下降O.4%。肉类总产量16.7万吨,增长12.2%。蛋10.9万吨,增长12.9%。奶5.9万吨,增长57.7%。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0万亩,义务植树680万株,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3‰以下。 三、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有所下滑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212.2亿元,增长41.1%。实现增加值587亿元,增长15.1%。其中:中央及省属工业实现增加值188亿元,下降20%;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398.9亿元,增长45.2%。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增加值177.6亿元,下降5.1%;非公有制工业290.4亿元,增长32.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8.9亿元,增长20%。全市轻工业实现增加值49.1亿元,增长27.2%;重工业537.9亿元,增长14.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1亿元,同比减少29.2亿元;利税总额124.2亿元。减少47.8亿元。 全市原煤产量545.2万吨,增长12.9%,原油加工量665.1万吨,下降26%;水泥255.7万吨,增长14.7%;钢材387.2万吨,增长8.6%;实木木地板402.3万平方米,下降9.9%。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城市建设日新月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4.6亿元,增长34.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41.7亿元,增长31.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9.8亿元,增长1.2%。全年超亿元项目开工建设215个,当年完成投资434.8亿元,增长24.1%。其中,抚顺石化千万吨炼油工程、抚矿百万吨造纸第一条生产线、抚顺铝业30万吨电解铝改造竣工投产。抚挖重工“千吨级超大型履带起重机”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全市拆迁旧城区95.7万平方米,增长2.5倍。城区绿化覆盖率40.8%,提高1.3个百分点,新增绿地面积197公顷。植树321万株,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2平方米。建设完成月牙岛生态公园一期、沈抚新城金风湾等十大公园。全面改造市区现有192条“摸黑路”,美化装饰7座桥梁,启运大道、东环大道竣工通车。 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1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3.8万吨,比上年减排2.31%;二氧化硫排放量为5.15万吨,减排1.34%。浑问干流(城市段)平均水质达到三类水体标准,新建改造4座污水处理厂,对城区的50台小锅炉全部进行了拆除和改造,关停45家重污染企业。 五、建筑业高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持续上升 全年建筑业实现总产值334.5亿元,增长46.6%,实现增加值98亿元,增长34.2%。全市施工房屋面积2447.1万平方米,增长89.8%;竣工房屋面积597.4万平方米,增长77.7%。 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12.7亿元,增长32.9%。商品房施工面积l150.2万平方米,增长68.5%;商品房竣工面积285.1万平方米,增长69.6%;商品房销售面积307.8万平方米,增长45%;商品房销售额126.1亿元,增长62.7%,其中住宅114.2亿元,增长65.4%。 六、交通运输蓬勃发展。邮政通信实现新的跨越 全市公路总里程595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2公里。全年公路货运量8410万吨,比上年增长31.7%;货物周转量1119085万吨公里,增长30.5%。公路客运量3233万人。增长1.5%;旅客周转量147500万人公里,增长2%。共有公共汽车线路75条,长途客运线路407条。全市拥有公共汽车1237辆,出租车4973辆,长途载客汽车1060辆,载货汽车28306辆。 沈抚通信一体化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城乡与沈阳共享024电话号段。全年电信业务总量18.8亿元,增长13.8%;邮政业务总量1.3亿元。全年完成汇票38.4万笔,邮政速递物流量56万件。城乡同定电话用户75.9万户,移动电话181.7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为39.8万户。 七、消费品市场活跃,物价水平有所上升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2.7亿元。增长17.6%。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71.7亿元,增长17.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亿元,增长17.9%。批发业实现销售额363.5亿元,增长28.1%;零售业实现销售额340.3亿元,增长26.5%;住宿业实现营业额5.5亿元,增长22.5%;餐饮业实现营业额69.4亿元,增长2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上涨4.9%,其中:食品上涨10.4%,居住上涨5.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4.5%,烟酒及用品上涨3.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7%,衣着上涨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4%,交通和通信下降0.6%。 八、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平稳,旅游业成绩显着 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完成2.2亿美元,下降50.9%。域外引资到位额完成480亿元,增长40%,其中省外项目到位额246.6亿元,增长49.4%。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0亿美元,下降2.6%,其中出口完成6.4亿美元,增长17.4%。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17.7亿元,增长20%。接待国内旅游者2217.8万人次,增长12%;接待入境旅游者13.22万人次,增长18%。全市拥有星级宾馆20家,旅行社57家,A级景区12家,国家级森林公园5家。 九、财政收支同步增长,金融保险稳步发展 全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6.5亿元,增长31.1%。其中税收收入实现81.2亿元,增长29.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65.2亿元,增长9.9%。其中教育支出14.5亿元.增长8.8%;医疗卫生支出7亿元,增长6.5%;科技支出1.5亿元,增长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