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代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08 忻州市代县统计局

代县统计局

2012年2月27日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围绕“科学发展观”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全力实施“十二五”规划,着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5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5亿元,增长5.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第二产业增加值32.96亿元,增长17.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6%;第三产业增加值14.75亿元,增长15.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3%。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61亿元,增长18.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34亿元,增长29.9%;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99亿元,增长13.6%。

人均代县生产总值23264元,按2011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3525美元。

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99851万元,比上年增长64.78%。一般预算收入30791万元,增长63.16%。总收入中地税收入完成31638万元,国税收入完成59651万元,财政部门组织收入完成856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8.29%、66.27%和152.86%。上划市级、省级、中央收入分别是5462万元、10896万元、52702万元,增幅依次是44.77%、44.41%、73.32%;2011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合计8.93亿元,同比增长34.07%;其中专款支出2.79亿元,比上年下降0.92%;县级支出6.15亿元,同比增长59.64%。在总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25亿元,增长13.14%;教育支出2.07亿元,增长55.4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2亿元,增长27.29%;医疗卫生支出0.83亿元,增长58.76%;环境保护支出0.38亿元,增长29.0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06亿元,增长1.51%;公共安全支出0.46亿元,增长40.51%。

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80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89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

二、农业

全年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25479公顷,比上年增加206.6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2794.8公顷,增加68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10.3公顷,减少33.2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6834.7公顷,增长119.7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74957.1吨,比上年增加5511.7吨,增产7.94%。

全年完成造林3867公顷,增长163.59%。其中,荒山荒地造林面积3267公顷,增长157.85%。经济林面积600公顷,增长200.0%。全年木材产量557立方米,增长32.61%。

全年全县猪牛羊肉总产量2652.34吨,比上年下降5.07%。其中,猪肉产量1317.25吨,下降5.27%;牛肉产量583.16吨,增长7.77%;羊肉产量652.7吨,下降15.22%。年末生猪存栏19809头,增长10.52%;生猪出栏17467头,下降5.79%。牛奶产量648万吨,增长161.8%。禽蛋产量931.62万吨,增加3.62%。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7.1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87%。机械耕地面积21733公顷,机械播种面积18284公顷,机械收获面积3799公顷,全县农机化经营总收入3665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8家,比上年增加42家。实现总产值60.59亿元,增长28.04%;完成增加值30.33亿元,同比增长22.25%。其中,铁矿采选行业完成增加值29.36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6.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25%。

全县铁精矿粉产量为585.48,比去年同期增长16.77%;球团产量17.17万吨,比上年下降65.93%;水泥产量为7.2万吨,同比下降5.14%。

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51亿元,比上年增长21.26%;产品销售产值完成53.42亿元,比上年增长23.2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1.25亿元,比上年增长23.56%;实现利润9.14亿元,增长23.18%。

全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21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2267万元,增长7.4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46亿元,增长32.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61亿元,增长-5.92%。

从登记注册类型情况看,内资企业投资14.4亿元,增长25.22%;从产业情况看,第一产业投资0.49亿元,增长44.12%;第二产业投资10.36亿元,增长65.76%;第三产业投资3.56亿元,下降36.21%。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4.50亿元,增长26.05%。其中,煤炭工业投资0.09亿元;非煤产业投资4.41亿元。传统产业(煤炭、焦炭、冶金、电力)投资合计3.25亿元,增长124.13%。

全年全县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9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个,计划总投资5.4亿元,完成投资2.5亿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4亿元,增长546.67%。其中,住宅投资完成0.82亿元,增长382.35%。

五、能源

全年全县全社会用电总量13.75亿千瓦小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0.27亿千瓦小时,占全部用电量1.96%;第二产业用电11.96亿千瓦小时,占全部用电量86.98%,其中工业用电11.61亿千瓦小时;第三产业用电0.36亿千瓦小时,占全部用电量2.6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0.54亿千瓦小时,占全部用电量3.93%。

六、国内贸易

2011年代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698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7908万元,增长26.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790万元,增长2.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县公路线路里程1238.33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0.33公里,其中县、乡、村通车里程为1129.9公里。公路密度为71.95公里/百平方公里。

年末全县民用汽车保有量11207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其中年末轿车保有量10113辆,比上年末增长10%。

全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627.13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6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072.13万元,下降26.93%;电信业务总量7555万元,下降2.76%。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10.24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8295户。移动电话普及率47部/百人。全县宽带接入用户14706户,增长15.8%。

今年全县各景区旅游门票收入达到350万元,同比增长500%;旅游人数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9.17亿元。

八、金融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6.46亿元,比年初增加15.60亿元,增长22.01%。各项贷款余额18.17亿元,增加6.46亿元,增长55.01%。

年末全县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16.13亿元,比年初增加5.2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