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代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全县共有上市公司5家。 全年全县保费收入16387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2578万元,增长9.52%;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531.5万元,增长50.6%;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226.9万元,下降2.19%;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2.1万元,下降50.0%。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555万元,增长2.0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1年普通中学全年招生4764人,增长8.02%;在校学生13943人,下降1.22%。小学全年招生3191人,下降5.36%;在校学生20036人,下降了1.21%。全县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2263人。今年代县扶贫办立足代县矿山企业多的优势,继续抓了矿山冶炼、建筑、餐饮、美容美发、计算机等培训工作,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8期,培训20-35岁青年农民工560人,就业478人,转移率达85%。科技培训服务于片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移民扶贫等工作,聘请县内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展开分乡镇轮流培训11期,受训人员840人,发放核桃、仁用杏栽植技术教材5000本,图片展板展出50余次,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受教育人数达1万余人。 2011年,我县科学技术发展成绩优秀,共申请专利25项,超额完成5项;申报省级计划项目4项,,市级项目6项,县级6项。认定民营科技企业2个,鼓励群众创一流技术,树知名品牌,提高了企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技术水平。 2011年代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共检定计量器具598台件,其中地衡114台,配合市检测所检定19台,加油机检定199台,台案秤检定71台,压力表、血压计检定114块,燃气表100块,检定合格率98%;产品质量定期检验2099批次,其中建材2044批次,食品、精矿粉55批次。 2011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60多人次,检查生产、经销企业160余家,针对眼镜验配、输水管、黄酒、电线电缆等热点产品,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活动18项,取缔非法炼油窝点1个,拆除炼油设备1套,没收违法生产工具2台,取缔白酒加工小作坊1个。全年办理案件76起,其中现场案件49起,立案案件27起,万元以上1起。共收缴罚没款28.86万元。 全县有气象台站1个。全县气象系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1个,防雹、增雨累计受益面积25万亩。全县有天气预报服务Intel网站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1个。 全县有专业综合地震台站1个,数字测震子台1个。全年M1.0-M1.9级地震11次,M2.0-M2.9级地震1次,M3.0-M3.9级及以上震级地震0次,最大震级M2.3级。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博物馆各1个。全县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全县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全县报纸出版15、6万份,各类杂志出版1种、共4000册,各类图书出版3种共计1.6万册。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年末有线电视用户2.15万户。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337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1个,县直医疗卫生单位9个,村卫生院282个,个体门诊33个。全县卫生机构(含诊所)共有床位550张。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931人,其中乡村医生360人。 全县有体育场1个,体育馆1个。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扶贫工作组协助我县投资210万元建成了“雁门关登山健身步道”;在下门王村学校新建操场一座并为4个村添置了新的体育器材等等,为推动我县体育工作做了很多贡献。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2011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21.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500人。全年全县出生人口2571人,人口出生率为11.97‰;死亡人口1354人,死亡率为6.31‰;自然增长率为5.66‰。在总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为109:100。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07元,比上年增长17.5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493元,增长28.07%。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55元,增长29.3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78元,增长45.0%。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142元,增长43.19%;农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1435元,增长36.0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32.4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2.21%。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4920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87108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2.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8423人;参加工伤保险1万人,全县各村全部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14.42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 2011年全县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7257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867.72万元,比上年增加537.7万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1847人,比上年增加1725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130.65万元,比上年增加413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县有林地面积29277.9公顷,森林覆盖率16.93%。全县有“赵皋观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 年末全县城市污水处理率95.83%,比去年同期提高1.09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2.43万吨,全部填埋,比去年同期增加0.23万吨,同比增长10.45%;集中供热普及率72.3%,提高6.3个百分点;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0.7%,提高10.4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12.2%,提高2.28个百分点。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7起,同比下降18%;安全生产事故死亡10人,下降44.4%。 公报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所有增长或下降速度均为同上年相比较。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5.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标准由过去的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由项目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6.2011年起,邮电业务总量(包括邮政业务总量和电信业务总量)由之前的以2000年不变价计算调整为以2010年不变价计算。 7.2011年起,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按行业新确认口径统计。 8.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节能降耗指标单独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