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2-03-07 镇江市统计局

【金融、保险】

金融业受稳健货币政策作用,存贷增量明显放缓。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2474.45亿元,比年初增加230.49亿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307.46亿元,比年初增加110.97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15.64亿元,比年初增加113.5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1835.5亿元,比年初增加221.0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93.0亿元,比年初增加158.43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809.01亿元,比年初增加81.59亿元。全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50.35亿元,比上年增加13.3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15%,比年初下降0.61个百分点。全年新开业11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新增4家证券营业部、8家创投机构。

保险业发展势头良好。年末拥有各类保险机构51家,比上年增加3家。其中财产险22家,人寿险24家,中介代理机构5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7.92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财产险收入13.16亿元,增长15.7%;人身险收入44.76亿元,增长4.9%。保险赔款支出11.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财产险支出6.12亿元,增长15.1%;人身险支出5.74亿元,增长33.5%。

【科技、教育】

加快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研发能力不断增强。第八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成功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江苏大学“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我市国家级研发机构零突破。年末拥有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数139家,比上年增加17家,成功引进和建设“航空新材料创新平台”、“中国药品食品保健品检验检测平台”、“中美金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11家研发机构和检测机构。年末全市拥有16家企业院士工作站和10家公共服务平台。年末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43家,高新技术产品1520项。

科技创新成效显着。全年专利申请量15316件,比上年增加491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117件,比上年增加1151件;专利授权量7404件,比上年增加84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97件,比上年增加192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42.5%,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拥有量大幅增加。年末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1件,省着名商标224件,比上年分别增加6件、65件。“海昌”等4件商标列入省级保护名录,“丹绿”等8件商标列入市级保护名录。

质检监管卓有成效。年末全市拥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4家,国家检测中心2家;全年完成监督抽查产品2003批次,比上年增加22批次;共有705家企业完成强制性产品认证,修改制订地方行业标准9项。全年食品检测合格率97.1%,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年教育投入4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拥有各类学校268所,在校学生39.12万人,其中:普通高校5所,在校生11.63万人(含研究生和成人高校);中等职业学校19所,在校学生3.03万人;普通中学108所,在校学生11.28万人;小学129所,在校学生13.09万人。拥有教职员工3.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57万人,高中教师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比例15%。城乡义务教育普及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全年“校安工程”开工面积23.7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25万平方米。发放各类助学金4500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20.4万名学生免除学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

【文化、旅游】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新型绿色环保书刊商业印刷基地”项目基本建成,“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句容郭庄国际数字出版基地”等重大项目立项推进,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至5%。成功举办“文化嘉年华?唱响红色经典”、“欢乐家园”等主题文化惠民活动,深化“文心讲堂”、“文心艺术讲座”、“文博系列讲座”等系列文化品牌建设。全年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300余场,送书下乡17万册,送电影下乡近8000场。文化遗产保护切实加强,城区运河故道等4个文化遗产点被列为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全年进行考古勘探发掘项目24个,出土文物标本500多件,《蒋乔镇的民间故事》、《马灯阵舞》入选全省第三批“非遗”名录。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覆盖率90%,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928平米,比上年增加203.7平米。年末拥有有线电视用户73.77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72.1%,拥有数字电视用户49.85万户,数字化率68.1%。各类综合性文化场所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手机图书馆正式开通,5家文化馆被命名为国家一级馆,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总藏量6592册,比上年增加205册。成功举办“HIFI西津渡”、“长江草莓音乐节”、“中国瘗鹤铭奖”书法艺术展和海峡两岸白蛇传文化研讨系列活动,承办江苏舞蹈“莲花奖”第四届少儿舞蹈暨第二届社会舞蹈比赛;完成广播剧《茅山小号手》剧本创作和录制播放;数字电影《社会妈妈》完成剧本创作。

旅游业实现新突破。在全国率先开展“智慧旅游”建设,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复建文宗阁、重修北固楼;金山·焦山·北固山景区创建初步通过国家5A级验收,恒顺醋文化博物馆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中国首届“茅山情”红色旅游节、第二届中国镇江金山湖国际龙舟大奖赛和“首个中国旅游日”主题宣传活动。句容市荣获省内唯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文旅结合的丹阳天地石刻园建成开园。年末全市拥有星级以上饭店53家,11家按照五星级标准在建或改扩建的饭店项目加快推进。年末全市拥有旅行社87家,其中营业收入超亿元的旅行社1家,营业收入超3000万元的旅行社4家。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3100.83万人次,入境旅游者人数65.01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45.63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0%。

【卫生、体育】

卫生事业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全力推进国家医改试点工作,全面完成省医改目标任务。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拥有卫生机构数854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04万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0.56万人,注册护士0.54万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医生数3.31张和1.88人。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年末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474家,建成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家。全面推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团队服务和“3+X”家庭责任医生制度,为30.58万户87.8万居民签约建档。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基本药物销售金额3.16亿元,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2.83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巩固,惠及人数159.74万人,参合率100%,年人均筹资标准300元。公共卫生工作成效显着,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比上年下降13.2%。适龄儿童“五苗”接种率99.5%,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