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沾化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04 滨州市沾化县统计局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218万元,同比增长5.9%。电信业务总量11410.89万元,增长15.5%。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2万门,全年减少固定电话用户1.76户,总计7.06万户;有人值守公话达973部,IC卡电话45部,智能公话683部;宽带用户新增1627户,达到10414户。小灵通用户达到7488户。移动电话新增1.01万户,达到16.94万户,同比增长6.3%。全县电话普及率达到63部/百人。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18.1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6亿元,占年度预算的100.06%,同比增长25.81%;其中,增值税(25%部分)、营业税分别比上年分别增长28.36%、29.35%,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按可比口径分别减少了8.81%和32.67%。全县财政支出7.66亿元,同比增长13.87%。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全县地方税收收入2.89亿元。其中,国税收入6874万元,同比增长15.78%;地税收入14519万元,同比增长29.92%。

金融存贷款大幅增加。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12亿元,比年初增加7.25亿元,同比增长22.0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4亿元,比年初增加6.29亿元,同比增长31.28%,人均储蓄达6804元,比上年增加1607元。各项贷款大幅增加,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4.59亿元,比年初增加2.54亿元,同比增长7.93%。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2.32亿元,同比增长11.86%。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减少0.45亿元。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到12.72亿元,比年初增加0.64亿元。现金投放增加,2008年金融机构累计投放现金9.14亿元,比上年多投放1.57亿元。

保险业快速健康发展。已有11家全国性保险公司在沾化县设立分支机构,从业人员226人。全县保险公司合计资产总额为1022万元,实现保费收入5223.8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259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2964.8万元、财产险和人身险的比重分别为43.24%与56.76%。全年保险业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1914万元。

九、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全年落实省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项,无偿拨款338万元。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7件。新批民办科研机构2家,审批认定县级民营科技企业4家,全县民办科研机构发展到13家,县级民营科技企业11家。

高新技术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6502万元,同比增长26.05%,增幅居全市第4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8%。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成绩突出。共监督检查企业68家,产品152个批次,产品合格率为96%。检定计量器具1062台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了94%。特种设备报检率达到100%。34家企业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准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制定、备案标准48个。2008年金丝食品有限公司的“智神”牌枣制品、健源食品有限公司的“长思”牌蜜枣和良友食品有限公司的“金三江”牌山楂脯被授予省名牌产品称号;同时滨州一松有限责任公司获山东服务名牌。

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建立全县“12121”气象信息发布及决策服务平台,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预报准确率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防灾减灾工作成效显着。全年组织作业10炮次,其中增雨作业6炮次,消雹作业4炮次,发射炮弹689发、火箭弹10枚。防雹增雨总效益5280万元。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2008年,有普通高中2所,招生2692人,比上年增加12人;在校生8328人,比上年减少157人,同比减少1.85%。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2008年的高考中,沾化县高考本科录取894人,录取率达到29.84%。中等职业教育步入健康发展轨道。中等职业学校1所,招生341人,在校生500人。九年制义务教育由“五四”学制改为“六三”学制,实施水平进一步提高。小学69所,招生3686人,比上年减少706人,在校生23064人,比上年增加272人。初中16所,招生3414人,比上年增加493人,在校生10186人,比上年减少3187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100%。初中学生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98.7%。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也有较大发展。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30人。幼儿园30所,在园幼儿4244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3689人,其中专任教师3404人,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100%、92.4%和84%。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繁荣发展。全县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所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达5万册,文化馆1个,文管所1个。全县有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各一座。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

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年末全县共拥有卫生机构14个,各级卫生机构实有床位511张,卫生技术人员665人;其中执业医师187人、执业助理医师49人,注册护士211人,其它卫生技术人员145人。乡镇卫生院9个,村卫生室153个,农村医生602人。各级医疗机构完成诊疗人数30万人次,收治住院1.6万人。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291274人,参合率达到87.8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补偿达到456706人次,补偿额609.49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达到12775人次,补偿额1396.86万元。

体育事业取得较好成绩。在全市比赛中,获得1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就业

人口增长保持低速增长。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31‰,比去年提高了0.19个千分点;死亡率5.76‰,比去年提高了0.0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3.55‰。年末公安户籍总人口3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36人。

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601元,比上年增长16.06%。农民生活消费支出2857元,同比增长8.59%。农民人均居住面积达32.5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6平方米。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农村为34.99%,比去年增加3个百分点。

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实现突破。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307人,同比增长9.4%。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4031万余元,比上年增收1486万元。企业离退休人员达到2651人,发放养老金3340万元,全部做到了按时足额和社会化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为100%。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45人,征缴养老保险费106.7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7960人,征缴基金200万元,基金支出6.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