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沾化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沾化县统计局 (2009年4月18日) 200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努力克服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坚定信心,科学务实,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7.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28亿元,增长11.6%;第二产业增加值47.6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29.31亿元,增长15.4%。全县人均生产总值(GDP)达到2508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2.24个百分点、1.22个百分点、4.16个百分点。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正在得到解决,结构性矛盾正在缓解。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87%,比上年下降1.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97%,下降0.6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0.16%,上升1.8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12:49.58:28.3变化为今年的20.87:48.97:30.16,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2%;其中,城区上涨4.5%,农村上涨3.9%。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5.1%,服务价格上涨3.8%。全县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5%,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上涨1.2%。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3.8%,其中,粮食上涨4%、棉花下降6.7%、畜产品上涨6.8%。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8.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57%。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6.76千公顷,同比增长19.04%,粮食总产16.12万吨,同比增长9.73%。棉花种植面积达29.33千公顷,同比增长2.2%,总产皮棉3.55万吨,同比增长13.42%。蔬菜瓜类面积2.07千公顷,同比增长33.14%,总产量13.06万吨,同比增长56.91%。 林果业生产形势喜人。全县新增造林面积1100公顷,同比增长259.48%。森林覆盖率达到20.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林地总面积达40786公顷。冬枣种植面积达到16580公顷。 全县肉类总产量3.63万吨,同比增长2.09%;禽蛋产量12060吨,同比减少33.77%。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18926吨,同比增长4%;其中海洋捕捞107504吨,海水养殖70536吨,淡水养殖11422吨。 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稳步提高,农用机械总动力39.92万千瓦特,增长11.98%,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5756台,增长22.29%;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53330公顷、50570公顷和15380公顷。全县1次性蓄水能力达到1.5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2.49千公顷,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农村用电量达到7000万千瓦小时。 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工作扎实推进。截至2008年底,县级以上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7家,其中省级以上5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达到74家。山东省着名农产品商标达到4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下同)实现增加值302450万元,同比增长5.4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10459万元,同比减少22.8%;集体工业增加值2452万元,同比减少2.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增加值19339万元,同比增长7.8%;股份制工业增加值261494万元,同比增长8.6%,比全县平均增速高3个百分点,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6.46%,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有力地拉动了全县工业快速发展。轻工业发展加快,重工业增长相对趋缓。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06981万元,同比减少7.4%;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95469万元,同比增长14.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4.63%,增速比重工业快快21个百分点。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3719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14.45%。 工业经济效益渐趋平稳。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83亿元,同比增长15.21%;实现利润32464万元,同比增长25.9%;实现利税58924万元,同比增长18.94%;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85%。 建筑业生产持续增长,工程质量明显提高。全县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3家,计算劳动生产率平均人数为7105人,完成总产值152448万元,同比增长3.86%。实现利税总额1721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了21.46万元/人。房屋新开工施工面积37.6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亿元,同比增长12.5%。第一产业投资2.76亿元,同比增长71.43%,第二产业投资69.31亿元,同比增长32.66%,第三产业投资17.93亿元,同比减少10.84%。 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亿元,同比增长12.27%。在规模以上投资中,新开工项目和大项目大幅增加,投资增长的后劲充足。在273个施工项目中,新开工项目达233个,占施工项目的85%;计划总投资过1000万元的项目202个,完成投资80.56亿元,占投资总量的89.51%。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418万元,同比增长22.28%,增幅为1994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城乡市场更加活跃,农村市场明显增强。县及县以上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9504万元,所占市场份额达32.86%;县以下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2914万元,所占市场份额达67.14%。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41671.6万元,同比增长22.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88.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5721万元,同比增长18.58%,比重达9.4%,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 2008年进出口贸易完成6310万美元,同比增长15.69%。其中出口达810万美元,同比增长16.71%。 利用外资实现新突破。全年实际外商投资达到3511万美元,同比增长31.1%。 七、交通、邮电 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29亿元。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370公里。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43万人次,周转量11363.7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299.2万吨,周转量30381万吨公里;海上货运量28.9万吨,周转量7120万吨公里。2008年,我县拥有客运班车54辆,1228座位;拥有水船营运船5艘,共计2008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