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策勒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2-03-04 和田地区策勒县统计局

2003年是我县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脱贫致富的重要一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地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年初县委扩大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本着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的态度,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现将我县200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客观地评价如下: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步发展。按新口径初步测算,2003年,我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0220万元,比上年增长8.47%。增幅比上年快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20万元,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3330万元,与上年增长13.53%;第三产业增加值11570万元,比上年增长6.7%。

产业结构调整得到不断优化、升级,三大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50.69%,第二产业11.02%,第三产业38.29%。总体看来,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上升了1.6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上升了0.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上升了1.5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上升,因为2003年粮食市场行情看好,棉花产量和价格都很高,所以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较高,二、三产业比重得到壮大,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234元。

2003年,策勒县市场价格了出现小幅回升,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上年上升1.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升1.1%,服务项目价格指数比上年上升1.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上:制约经济增长的结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很薄弱,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社会化程度较低;国有企业活力不足,多数国有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很多困难,亏损很严重;个体和私营经济的投资积极性远末得到充分调动;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

二、农业

2003年策勒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条主线,按照县委、政府确定的“林牧农”的发展格局,加大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调稳种植业,调大林果业,调强畜牧业,农业生产情况较好。200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9053万元,比上年增长5.88%,今年种植业生产情况形势喜人,稳农增经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粮食播种面积有所下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0053亩,比上年下降3.95%,粮食总产75072吨,比上年增长7.2%,平均单产416.94公斤,比上年粮食平均单提高42公斤,棉花播种面积18000亩,比上年增长28.57%,总产1812吨,比上年增长58.12%,棉花继续采用高密度栽培模式,加强管理,平均单产达到100.7公斤。今年种植业的显着特点是播种模式的改变,推行了大行距套播经济作物的方式,保证了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按计划播种。林果业产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林果经济,初步实现由重规模向重管理、由粗放管理向集约经营的重大转变,水果产量达到8945吨,比上年增长9.59%,今年共完成造林面积38001亩。畜牧业:因今年降水丰富,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畜肉生产稳定,市场供应丰富,年末牲畜存栏头数48.04,比上年增长3.36%,肉类总产量4755吨,比上年下降3.78%,其中:羊肉总产量4010吨,比上年下降1.63%,奶类产量882吨,比上年增长8.89%,羊毛产量602吨,比上年增长2.91%,禽蛋产量545吨,比上年下降26.05%。

乡镇企业继续稳步发展。2003年乡镇企业完成产值9958万元,比上年增长7.92%;乡镇企业总收入9783万元,增长3.91%;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2444万元,比上年增长8.28%,实现利润总额593万元,比上年增长3.49%,实际上缴税金285万元,增长16.80%。

三、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下降,总体经济效益比较差。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40万元,比上年下降59.59%。其中,国有经济完成产值495万元,比上年下降4.08%,下降幅度较大;集体经济完成产值270万元,比上年下降50.38%。我县工业产品品种有7种,有3种产品实现增长,增长较快的有皮棉加工2366吨,比上年增长154.68%,食用植物油420吨,比上年增长48.41%,自来水生产量72万吨,比上年增长7.46%,有4种产品生产下降,小麦粉0.6万吨,比上年下降41%,发电量248万度,比上年下降9.16%,供电量210万度,比上年下降了9.48%,地毯391千元,比上年下降15.18%。

2003年,我县加大了对国有工业企业改制的力度,过去的四家国有工业企业,破产一家,改制一家,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县工业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其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我县工业企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与其他行业相比,工业企业是个薄弱产业,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和附企业发展缓慢,加值均很低,新产品开发投入不够,缺乏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

建筑行业发展较快,2003年我县一家具有三级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18万元,比上年增长89.2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795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6.29%。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3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54万元,比上年增长8%.主要原因: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基础投资力度,2003年我县投资主要集中在农业、水利、交通运输、教育和住宅产业,仅胜利水库及引水渠工程就完成3603万元,占全部投资额的42%,315国道(策勒段)投资1103万元,一牧场职工住宅、县安居工程投资1484万元,占全部投资额的18%。重点工程介绍:胜利水库及引水渠工程截止2003年已完成二期工程,引水渠及库区主体工程已完工;315国道改建今年主要是于田——策勒段,安居工程首期住宅已完工,并交付使用,为整个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年内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也全部完工,中小学危房改建工程今年完成484万元的投资额,3000平方米的房屋建筑面积,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商品销售所疲软。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4.7万元,比上年下降9.18%。我县消费品市场有如下特点:从消费地域看,城镇市场活跃,农村市场低落。县的消费品零售额为3119万元,与上年持平,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为1504万元,与上年相比下降26.74%,农村消费市场下降与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低、农民增收缓慢有直接关系。

全县的消费品市场9个,成交金额2022.3万元。其中:粮食类成交额459.5万元,肉食禽蛋类成交额534.3万元,蔬菜类成交额242.7万元,家畜幼禽类178.6万元,大牲畜类77万元。

六、交通邮电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