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博兴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房地产业产销两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04亿元,比上年增长76.94%;房屋施工面积36.31万平方米,增长48.26%;房屋竣工面积17.24万平方米,增长107.71%;商品房销售面积23.8万平方米,增长217.33%。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23.24万平方米,增长222.78%。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81%。其中,批发业15.64亿元,增长27.94%,零售业31.22亿元,增长16.74%,住宿业0.2亿元,增长21.91%,餐饮业5.56亿元,增长7.82%。 城乡市场全面发展。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6.78亿元,比上年增长22%;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5.85亿元,增长15.7%。 非公有经济消费市场主体地位更加明显。非公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1.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86%,市场份额达到58.9%,是市场繁荣活跃的支柱力量。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恢复。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3.94亿美元,同比增长47.25%,其中实现出口总额3.63亿美元,增长62.35%,实现进口总额10.31亿美元,增长42.58%。 利用外资形势前景向好。全年合同利用外商投资额463万美元,比上年减少45%;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64万美元,比上年减少53%。 2010年以来,我县积极参加筹备了中日韩产业交流会、2010黄河三角洲(滨州)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说明会、香港投资说明会、深圳高交会,并成功组织了2010中国滨州?博兴董永文化艺术节走进黄河三角洲博兴项目投资推介会,营造了良好的招商氛围。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博兴,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出国劳务工作保持稳定。国信劳务合作有限公司、中信劳务合作有限公司、华天劳务合作有限公司等4家外派劳务中介公司,全年劳务输出118人,劳务人员当年直接经济收入达到154万美元。 七、交通、邮政和旅游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2010年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1611.8公里(含国、省道及县、乡镇、村级公路),人均拥有公路量33.13公里/万人。桥梁2893.2米/33座,公铁交叉道口3处(其中公铁立交1处)。 道路运输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客运量294.9万人,比上年增长17.02%,客运周转量4464.4万人公里,增长16.99%;货运量984万吨,增长18.84%,货运周转量85740万吨公里,增长17.9%。 邮政业发展快速。完成邮政业务量1605.03万元,国内函件125.58万件,国内包件0.99万件,特快专递信件3.1万件,国内汇票10.77万笔,报纸订阅617.13万份,邮政储蓄月平均余额达到10.85亿元。 旅游业健康发展。编制完成了《龙华寺遗址保护方案》;完成了全市“1010”重点项目--兴国寺佛教文化园占地100余亩的莲花池及佛塔基础建设,“往生堂”大殿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全年实现旅游总人次1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8亿元。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税收支稳定增长。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95亿元,增长28.3%。完成财政支出18.9亿元,增长27.4%。两税收入17.14亿元,增长28%,其中国税收入10.06亿元,增长26.2%;地税各项收入7.08亿元,增长33.3%。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2010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189.85亿元,较年初增加38.92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6.73亿元,较年初增加13.01亿元,增长17.7%。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151.82亿元,较年初增加22.98亿元,增长17.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7.11亿元,较年初增加14.9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4.41亿元,较年初增加5.35亿元。 社会保险体系继续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全县养老、城镇医疗(含城镇职工及城镇居民)、工伤、生育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4470人、110310人、39389人、24511人。征缴社会保险基金分别达到25913万元、78776万元、532万元、267万元。本年收缴失业保险基金1096万元,为259人发放社保补贴108.7万元。财产保险业务快速发展,全年共完成保费收入11616万元、实收保费11738万元,分别增长27.9%、29.5%,共处理各类赔案8272件,支付各类赔款5517万元。人寿保险业务较快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5628.99万元,比上年增长33.67%,其中短险保费收入973.71万元,增长38.19%。 九、科学技术 围绕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做好文章,不断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荐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全年共有7个项目列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争取无偿资金近150万;其中,仁和生物有限公司的“灰树花蛋白聚糖及其软胶囊制剂”项目成功推荐申报了我县首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目前该项目正在评审中。山东金瑞诺华兴机械有限公司和恒达薄板新材料有限公司已成功申报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县新列高新技术企业达7家,与滨城区同列全市各县区第二位。 科技成果丰硕。2010年,我县组织鉴定科技成果三项,两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华润“不饱和伯胺开发”项目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这是我县连续两年获省科技进步奖;三个项目分获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全县共申请专利212件,同比增长70.97%,其中发明专利35件,实用新型138件,外观设计39件,申请总量列全市各县(区)前列;华兴被列为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京博、渤海、万事达、金佰特成功列为滨州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渤海实业总工程师白长军荣获山东省“发明创业奖”一等奖,是滨州首位获此殊荣的科技人员。 十、教育、文化、广电、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10年底,全县各类学校(不含幼儿园?下同)共计96所,在校学生总数73291人,教职工人数6048人,其中专任教师5195人,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为85.9%。教育设施和办学条件逐年改善,到2010年底,全县学校占地面积253.45万平方米,其中:学校建筑面积85.35万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36.14万平方米,体育场馆面积86.27万平方米。学校计算机拥有量达到7446台,图书藏量达到142.07万册。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健全:县图书馆通过国家验收,荣获行业最高荣誉“国家一级馆”冠名。新建规范性综合文化站3个,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总量增至380个,覆盖率达80%;精品生产再创佳绩:我县新创扽腔剧目《犟牛筋赔礼》,荣获第七届小戏节最佳推荐剧目奖,入围“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评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显着:柳编项目入选国家非遗保护名录,草编、蓝印花布等3个项目入选省保护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