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博兴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04 滨州市博兴县统计局

博兴县统计局

(2011年3月10日)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的工作基调,攻坚克难,奋力前行,全县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积极成效,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不断改善,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综合

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初步核算并经市统计局核定,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01.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08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11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73.33亿元,增长17.9%。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三次产业比例为8.48:55.11:36.41,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提高了0.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降低了1.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了0.9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1416元,比上年增加6289元。财政总收入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分别比去年增长0.7和0.5个百分点。

资本市场取得突破。山东鲁丰铝箔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3月31日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我县第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募集资金总计6.435亿元,年末市值为29.9亿元。

民营经济不断发展。截至2010年底,民营经济总户数达到1.42万户,比上年增长1.4%;从业人员8.99万人,增长1%;注册资金61.9亿元,增长62.9%;实缴税金11.3亿元,增长19.3%。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2010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97起,死亡28人,受伤143人,直接经济损失28.95万元。同比分别下降8.4%、9.7%、18.29%和79.66%,实现了“四同降”。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4,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增长率下降22%,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市、县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县新增就业622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650人(困难群体再就业820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22350人(出国劳务人员140人),分别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目标的135%、126.2%、186.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10年,我县投资2.74亿元开工建设城区居民集中供热“汽改水”工程,实现了当年城区“汽改水”居民用户面积171万平方米(其中新增供热面积47万平方米);完成了胜利二路(博城六路至支脉河)、胜利三路(博城五路至205国道)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及文化广场1800平方米的停车场工程。

环境保护成效显着。投资1600万元完成了博兴县环美垃圾处理场二期、三期建设工程。全年共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10个,二氧化硫减排项目3个。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1260吨,二氧化硫减排2600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通过省环保厅验收。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林、牧、渔、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为20.4亿元、0.26亿元、6.56亿元、3.38亿元、0.5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08亿元,可比价增速5.2%,其中:农、林、牧、渔、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为13.1亿元、0.14亿元、2.09亿元、1.49亿元、0.26亿元,结构比为76.7:0.82:12.24:8.72:1.52。

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增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97.42万亩,比上年增加3.47万亩;总产45.65万吨,增长1.73%;亩产469公斤,比上年减少9公斤。小麦播种面积48.72万亩,比上年增长2.8%;总产21.59万吨,增长1.9%;亩产443公斤,比上年减少4公斤。玉米播种面积48.05万亩,比上年增长4.5%;总产23.77万吨,比上年增长1.4%;亩产495公斤,比上年减少15公斤。棉花播种面积16.17万亩,总产1.21万吨,亩产75公斤。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绿化建设成效显着。全年完成成片造林27400亩,绿色通道320公里,新建农田林网3.6万亩,补植8万亩,绿化示范村32个,新育苗4200亩,植树总株数275万株,总投入达1500余万元(不包括城区绿化),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了35%,比年初提高了5.2个百分点。

畜牧业生产较快发展。全县共培植畜牧示范专业化乡镇4个;畜牧龙头加工企业发展到7家,肉鸭和肉鸡年屠宰加工能力达1.5亿羽,年供应雏禽1.2亿羽。通过农业部产地认证的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4家。截至年底,全县肉牛出栏8.4万头、奶牛存栏2520头;生猪出栏44.3万头;羊出栏15.9万只;家禽出栏4100万羽,其中樱桃谷鸭出栏2800万只,比上年增长9.96%;肉类总产12万吨,比上年增长12.68%;禽蛋总产3.05万吨,比上年增长22.81%;奶类总产0.95万吨,比上年增长13.1%。

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7.6万亩,比上年增长4%。其中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3万亩,比上年增长11%。水产品总产量3.8万吨,比上年增长5.6%。标准化生态池塘整理10000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73家,比上年增加25家,实现总产值588.24亿元,增长33.2%。产销率100.1%,同比提高1.28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115.72亿元,增长25.97%。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99.97亿元,增长34.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6.99%,比年初降低1.44个百分点。

综合经济效益水平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6.41亿元,比上年增长42.46%;实现利润22.45亿元,增长51.04%;利税37.68亿元,增长8.4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20.63%,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12.95%。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县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42家,实现总产值20.65亿元,比上年增长22.55%;工程结算收入19.6亿元,增长39.3%。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8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为43万平方米,占房屋竣工面积的70.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365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71个。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09.41亿元,农村投资完成21.97亿元。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02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5.78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0.58亿元。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由2009年的1.3:62.7:36.0调整为:3.82︰57.6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