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02 济南市统计局

济南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

2011年,面对各种复杂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以大力实施四大战略为强劲动力,全力推进“调结构、稳物价、保民生、促改革”工作,结构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城市规模、总体实力、功能形象、文化品位继续提升,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注1)

一、综合

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440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8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828.97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2339.46亿元,增长10.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4331元,增长8.9%,折合9960美元。

济南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市地域财政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387.4亿元和325.4亿元,分别增长7.96%和22.3%(注2)。全部税收653.5亿元(含海关代征、出口退税共计50.4亿元),增长23.8%;税收占生产总值比重14.8%,提高1.3个百分点。

济南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5.5:41.9:52.6调整为5.4:41.5:53.1,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经济外向度(注3)15.04%,比上年提高2.44个百分点。工业结构优化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79.7亿元,增长12.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8.66%,提高1.01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10.8亿元,增长10.6%。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当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7家,年末累计达到353家。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实验室2家。中科院量子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正式建成挂牌。节能减排和环保力度加大。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分别淘汰炼铁、电解铝产能280万吨和4万吨。列入全省重点考核的四条主要河流,均达到恢复鱼类生长的水质目标。森林城市建设积极推动。完成造林面积23.2万亩,其中:荒山造林9.9万亩,退耕还林6.5万亩。森林覆盖率31.1%,提高1.1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完成新建绿地391万平方米。

社会民生事业继续进步。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出76.5亿元,增长20.4%;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9.3%,提高0.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加15.80万人、20.66万人、12.10万人、2.36万人和17.79万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农村养老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20200套、廉租住房2114套、经济适用住房(企业集资建房)4200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竣工16637套。“平安济南”建设成效显着。据济南市社会公众安全感调查,2011年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分别达到96.64%、96.70%,较上年分别提升0.38和0.36个百分点。破获刑事案件较上年提高21.9%。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367起,比上年减少84起,下降5.8%;死亡299人,下降2.3%,实现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

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压力依然较大,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需健全和完善,公共服务水平还不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等,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农业和农村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02.7万亩,增长0.2%;粮食总产295.8万吨,增长2.2%,实现连续9年丰收。

济南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注4)410家,新增6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278家,新增620家。全市认证无公害产品累计435个、绿色品牌116个、有机农产品13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8个。全市各类畜牧业规模化小区(场)达到826处。农业机械化总动力527.39万千瓦,增长3.48%。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

统筹城乡发展七大工程扎实推进。开展农房建设100094户,其中整村建设93224户(竣工49485户、在建43739户)。落实水利投资27.2亿元。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8平方公里。新打农灌机井1250眼,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64万亩。新型农村养老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250元,基本实现全覆盖。河道治理完成投资1.76亿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1.36亿元。完成农村道路保通工程项目187个。重点扶持80个都市农业园区和47个特色品牌基地建设,建成核心示范区26万亩,发展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万亩、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30处、优质果品生产基地30万亩。800个生态文明村庄建设全部完成;44个乡镇(办)基本完成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农村户用沼气达到19万户。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强,1502个村建设了文化大院。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507.9亿元,增长1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注5)增加值1355.2亿元,增长13.1%。在规模以上重点工业产品中,全年产量增长的占66.7%,提高6.6个百分点。

济南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工业效益保持稳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023.1亿元,增长15.3%;实现利税517.1亿元,增长7.3%;实现利润(注6)251.5亿元,增长4.9%。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市工业销售产值增长14.2%;工业产销率98.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重点行业基本保持较快发展。全市机械装备、石化及新材料、食品药品业、电子信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等重点行业增势较好,其中:机械装备业实现营业收入1124.8亿元,增长22.8%;石化及新材料实现营业收入801.9亿元,增长34.5%。

园区承载能力提高。济南出口加工区及8家省级经济开发区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8家,全年工业增加值339.8亿元,增长12.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5.1%,提高0.9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29.7亿元,增长17.2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9%,提高2.4个百分点。

建筑业较快发展。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321.1亿元,增长9.2%。新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486家,实现总产值1126.7亿元,增长26.1%。

四、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平稳增长(注7)。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098.1亿元,增长8.5%;占全部第三产业比重为46.9%,降低0.7个百分点。

金融业发展形势稳定。全年金融业增加值330.10亿元,增长10.0%。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364.1亿元,较年初增加767.4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275.8亿元,较年初增加770.6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009.8亿元,较年初增加981.4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893.7亿元,较年初增加581.2亿元。保险业快速增长。保险业务收入110.4亿元,增长9.8%;保险业务支出27.7亿元,增长25.0%。证券交易下降。有价证券交易成交总量6765.6亿元,下降29.7%,其中,股票基金交易成交总量6420.5亿元,下降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