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四川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 2012年3月2日 201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两个加快”,牢牢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着力强化“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加快推进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和灾区发展振兴,全力保持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省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发展平稳较快。经国家统计局审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0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83.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1027.9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7015.3亿元,增长10.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3%、70.0%和25.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133元,增长15.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4:50.5:35.1调整为14.2:52.4:33.4。 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21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占GDP的57.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4.1亿元,增长0.2%;第二产业增加值7484.9亿元,增长22.8%;第三产业增加值3454.6亿元,增长14.5%。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5.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6%,居住类价格上涨6.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7.3%,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9%,生活资料价格上涨5.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上涨12.6%。 表1: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 全省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 5.3 5.1 5.8 食品 12.0 11.7 12.5 其中:粮食 12.1 12.5 11.4 油脂 12.4 12.3 12.5 猪肉 36.6 36.9 36.4 鲜蛋 14.6 14.8 13.8 水产品 7.7 6.9 9.4 鲜菜 0.9 0.2 4.3 烟酒 3.2 3.6 2.6 衣着 0.0 -0.8 1.9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1 1.6 0.0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2.5 2.8 1.9 交通和通信 1.0 0.6 1.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3 0.4 0.1 居住 6.0 6.3 5.7 企业家信心较强。全年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5.9点;企业景气指数为125.7点,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相对较好,其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53.8点、138.3点、134.8点、130.7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0.6%。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232.8千公顷,增长1.1%;药材播种面积98.8千公顷,增长3.9%;蔬菜播种1205.6千公顷,增长3.8%。 全年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2.1%。其中,小春粮食产量增长3.2%;大春粮食增长1.9%。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278.4万吨,增长3.7%;棉花产量1.5万吨,增长3.2%;麻类产量6.1万吨,下降4.8%;烟叶产量24.9万吨,增长1.6%;蔬菜产量3573.6万吨,增长6.4%;茶叶产量18.6万吨,增长10.0%;水果产量776.6万吨,增长7.4%。 养殖业中大牲畜生产逐步向好,小家禽保持健康发展。全省生猪出栏下降2.4%;牛出栏下降1.9%;羊出栏下降3.6%;家禽出栏增长2.7%;兔出栏增长2.7%。禽蛋及牛奶产量分别增长0.3%和2.0%。 林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283.3千公顷。其中,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78.7千公顷,完成退耕还林工程21.3千公顷;对18485千公顷的森林面积实施了有效管护。年末全省共有湿地公园16个,其中省级湿地公园9个(2011年新批建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7个(2011年新批建3个)。年末森林覆盖率35.1%,比上年提高0.28个百分点。 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水产养殖面积18.8万公顷,增长2.8%;水产品产量112.1万吨,增长6.7%。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8万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60.5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50平方公里;新解决饮水困难人口439.4万人。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271.0万千瓦,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426.1万千瓦,增长8.6%。全年农村用电量148.6亿千瓦小时,增长4.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长较快。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9491亿元,增长21.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2.4%。新建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5户,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11860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3%。 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增长22.1%,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2.7%,重轻工业的比为0.66:0.34。“7+3”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8.1%,增长26.1%。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43.6%;装备制造产业增长22.8%;能源电力产业增长19.4%;油气化工产业增长27.5%;钒钛钢铁产业增长26%;饮料产品产业增长27.5%;现代中药产业增长32.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484.9亿元,增长79.1%。 规模以上工业39个行业大类全面增长。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行业增加值增长8.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6.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9.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8.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0.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5.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8.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0.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65.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7%。 在纳入统计的130种重点产品中,有100种产品生产增长,增长面为76.9%。其中,原煤产量增长17.1%,原油加工量增长22.2%,天然气增长7.5%,发电量增长15.4%,铁合金产量增长16.3%,成品钢材增长15.6%,水泥增长21.4%,布增长18.9%,纱增长33%,化学农药增长34%,食用植物油增长31.3%,白酒增长37.9%,汽车增长36.2%。 表2:201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12263.2 17.1 汽油 万吨 76.2 48.2 天然气 亿立方米 267.8 7.5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845.1 15.4 生铁 万吨 1715.0 9.7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98.7 7.9 钢 万吨 1728.6 10.3 成品钢材 万吨 2233.3 15.6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 万吨 470.7 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