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2-03-02 四川省统计局

保险市场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年末,共有保险公司64家。按业务性质分,产险公司29家,寿险公司31家,养老险公司2家和健康险公司2家;按资本国别属性分,中资公司52家,外资公司12家。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778.7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25.1亿元,增长17.5%;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53.6亿元,增长6.1%。全年支付各种赔款和给付191.2亿元,增长28.1%。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09.4亿元,增长27.4%;人身险赔付支出81.7亿元,增长29.0%。

年末全省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95家,其中A股87家、H股公司10家(2家公司A、H股两地上市)。全年累计融资333.3亿元。其中8家公司首发融资76.8亿元,16家公司再融资256.5亿元。

年末全省有证券公司4家、证券营业部204家,期货公司3家,期货营业部15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3家,基金公司分公司9家,外国证券类机构驻华代表机构1家。

年末全省有证券投资者账户727.6万户,证券托管市值3555.4亿元,累计实现证券交易额2.9万亿元。期货投资者账户3.6万户,累计实现期货代理交易额5万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1年,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含技工校、职业培训机构)3.2万所,在校学生1884.0万人,教职工94.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8.1万人。

义务教育。年末全省181个县(市、区)完成了“普九”义务教育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100%。全省共有小学8847所,招生99.7万人,在校小学生579.8万人;普通中学4704所,招生159.4万人,在校学生477.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07所,招生6767人,在校生4.1万人。

高等教育。全省共有普通高校94所,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113.9万人,增长4.9%;毕业生28.9万人,增加1.1万人。研究生培养单位37个,招生2.7万人,增长1.9%;在校研究生8.3万人,毕业研究生2.1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7%。

职业教育。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校)656所,招生57.5万人,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51.8%,在校学生140.8万人。全省职业培训机构6162个,注册学员276.3万人次。

成人教育。全省成人高等学校22所,成人本(专)科在校学生31.0万人;成人中学75所,注册学生5.6万人。全年参加自学考试183.0万人,本(专)科毕业3.0万人。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622.2亿元,增长19.9%。年末拥有在川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6个。全省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5人。

科技创新。年末全省有高新技术企业1356家;有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1家,其中创新型企业14家、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认定省级创新型企业866家,其中示范企业(即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1家、试点企业317家、培育企业528家;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01个。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9942项,成交金额71.53亿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618项。

全年共申请专利49734件,专利授权28446件,其中新增专利实施项目4255项,新增产值866.49亿元;行政机关立案处理专利案件61件,审理结案61件,结案率10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998.5亿元,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71.2亿元。年末拥有文化系统内艺术表演团体78个,艺术表演场所51个,文化馆205个,文化站4448个,公共图书馆165个。年末全省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3个。全年摄制电视剧10部,电影故事片1部。

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加强。全年新增博物馆24个,年末全省共有博物馆132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7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7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35处。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进入常态,全年共接待观众2038万人次。年末全省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10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333项。

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年末拥有无线广播电台10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37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6.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拥有电视台10座,电视综合覆盖率97.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达1325.8万户,比上年增加26.1万户。

新闻出版和档案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出版地方报纸136种,出版量17.21亿份;出版期刊340种,出版量10816万册;出版图书7543种,出版量25583万册;出版音像制品252种,电子出版物181种。年末有档案馆244个,其中专门档案馆20个。全年向社会开放各类档案797.9万卷。

医疗卫生资源日益丰富。年末全省拥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78066个,床位33.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4.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12.4万人,执业助理医师2.8万人,注册护士11.8万人。妇幼保健机构203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5万人,注册护士0.4万人。乡镇卫生院4681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4万人,注册护士1.5万人。

卫生环境进一步改善。新增省级卫生城市2个;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比上年提高2.9和2.0个百分点。全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247.8/10万。

农村医疗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175个县(市、区),覆盖农业人口6263.1万人,实现涉农县(市、区)全覆盖;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率达97.9%,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妇幼保健工作得到加强,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持续下降,分别降至37.2/10万和11.8‰。建成功能基本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19个,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96.1%。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省优秀运动队获世界级比赛金牌18枚、银牌6枚、铜牌5枚;获亚洲级比赛金牌32枚、银牌4枚、铜牌2枚;获全国比赛金牌21枚、银牌27枚、铜牌46枚。体育彩票销售量继续攀升,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33.3亿元,增长13.9%,共筹集公益金9.8亿元。全省建成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15所、省级18所,市(县)级业训重点单位30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1个。全省共建设全民健身路径4495条,当年新建855条。投入专项资金1.2亿元实施体育“十项惠民行动”,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163个。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节能减排情况良好。全年全省涉及19个行业266户企业,全面完成了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实现转岗再就业54971人。在淘汰落后产能中,淘汰炼钢115.1万吨、焦炭25万吨、铁合金5.4万吨、电石11.2万吨、水泥(熟料及磨机)1449.7万吨、造纸14.7万吨、陶瓷1856万平方米、制砖19840万块、炼铁15万吨、轧钢70万吨、工业硅0.15万吨、铅冶炼3.4万吨、铝加工0.1万吨、电解锰0.4万吨、酒精1.7万吨、皮革6万张、玻璃2.4万吨、小煤矿10.5万吨、小火电机组38.6万千瓦等。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