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4-20 雅安市统计局

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3.5亿元,增长25.5%。接待国内旅游者1103.8万人次,增长1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3.14亿元,增长25.27%。接待入境旅游者2.2万人次,增长57%。

六、对外经济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家,完成合同外资7476万美元,增长119.95%;全市外商投资企业达到22家;实际到位外资3686万美元,增长4.18%,创历史新高;外贸进出口总额3261万美元,增长144.64%。

招商引资总量快速增长。全年共执行招商项目180个,引进到位资金总额161.1亿元,增长22.5%。其中,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12亿元,增长25.1%。

七、交通、通信和邮电

全年交通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67亿元,其中:高速公路项目完成投资46亿元;二级路网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12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建设699.9公里,其中:通乡公路建设338.9公里,通村公路建设361公里。

道路运输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客运量2383.9万人,增长6.0%,完成客运周转量93722万人公里,增长8.7%,完成货运量4063.6万吨,增长10.5%,完成货运周转量446430万吨公里,增长10.8%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达到87751万元,增长1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21.8万户,下降13.15%;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08.9万户,下降4.4%。

八、财政、金融

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65亿元,增长38.33%;其中税收收入18.14亿元,增长39.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1.03亿元,增长4.56%。

金融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16.81亿元,比年初增加61.94亿元,比年初增长13.62%。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34.19亿元,比年初增加21.45亿元,比年初增长10.08%。各项贷款余额279.69亿元,比年初增加42.02亿元,比年初增长17.68%。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13.05亿元,比年初增加44.88亿元,比年初增长26.68%。

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新设立1家村镇银行和2家小额贷款公司。其中,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1.28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1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76所,在校学生222645人,教职工14348人,其中,专任教师12630人。

城乡实现了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全市共有小学276所,招生16516人,在校小学生92238人;初中56所,招生16273人,在校学生53319人;学前教育218所,幼儿教育招生28179人,在园学生40156人;全年特殊教育在校学生共计810名,其中随班就读762名,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48名。全面完成了“普九”义务教育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100%。

职业教育体系日趋完善,民办职业学校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有益补充,实现了职教中心、职业中学或培训基地的全覆盖。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所,招生6680人,在校学生16608人,其中,中等技术学校2所,招生2606人,在校学生7619人;职业高中7所,招生4074人,在校学生8989人。高中学校15所,在校学生20276人,普高和中职在校生比例达1.22:1.00。职业技术培训机构7个。成功举办“第二届”中职技能大赛。

学校硬件设施大幅提升。全年共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学前教育新建及改扩建、教师周转房、危房改造及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项目投资共计5.2亿元。

教育惠民成效显着。全年共补助15808人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资助家庭困难高中学生5858人,对1972名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资助,9497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国家中职助学金,免除了3691名农村特困户等六类家庭困难中职学生学费;新建、改扩建城乡公办幼儿园11所;完成危房改造工程18359平方米的校舍,投入1089万元对农村薄弱学校进行了改造。

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全年本科上线2664人,比上年的2379人增加285人,增幅11.98%;上线率37.65%。其中一本(重点本科)上线211人,较上年增加42人,增幅24.8%。二本上线1106人,较上年增加481人,增幅76.96%。高考实现了“稳中有升、结构优化”的目标。

科技富民强县成效显着。全年新增省级以上富民强县试点县3个,其中,天全县被列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名山、宝兴被列为省级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目前,我市县(区)均列入省级以上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5个。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全年新建专家大院1个(石棉黄果柑专家大院),全市专家大院达到13个,实现销售收入48133.71万元,建立科技示范户1051户,带动农户41858户,示范户人均增收880.6元。全市长驻农村一线的科技特派员共79人,包村132个,实施包村科技项目109项,建立科技示范户6705户,实现示范户年人均增收1018元。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效显着。川西机器有限公司的“大规格等静压系列产品产业化”、雅安华汇锂业科技材料有限公司的“5000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产业化开发”和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厂的“大型客机燃油管理系统产业化开发”3个项目是我市首次获得大型科技成果转化支持,这将转化科技成果十余项,带动企业科技投入2.25亿元,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000个。

全年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成功培训省级创新型企业4家,创新型企业达32家。雅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挂牌启动建设。

全年共专利申请量达301件,获授权129件,分别增长59%和5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拥有文化馆9个,文化站127个,公共图书馆9个,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6.33亿元。澳门特区政府援建我市文化馆工程顺利竣工,灾后文化重建工作全面完成,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完成;启动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城市文化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室设备配送工作,完成5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个城市文化中心和30个社区文化活动室设备配送工作,建设农家书屋350个,放映公益电影15863场次。

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加强。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顺利通过省上检查验收;完成了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成立雅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参加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荣获“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太阳神鸟银奖”;加大茶马古道研究保护开发力度,组织开展茶马古道实地考察,成功举办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雅安)研讨会,形成《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雅安)共识》;创新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规划建设雅安市生态博物馆群。

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达23万户,比上年增加25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