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邮电通信业务总量65.99亿元(2010年不变价),增长14.2%。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504.53万户,增长10.9%;本地电话用户118.32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96.35万户,增长0.2%。全市国际互联网络用户79.51万户,增长19.6%。 全年接待过夜海内外游客665.27万人次,增长13.2%。其中,国际游客60.82万人次,国内游客604.46万人次。旅游景点接待游客1066.00万人次,增长4.7%;旅行社接待总人数293.92万人次,下降6.3%。组团国内游150.83万人次,增长6.2%;出境游20.73万人次,增长20.5%。全年旅游总收入151.41亿元,增长21.0%,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5亿美元,下降10.4%。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酒店36家,星级酒店客房数4448间,客房开房率56.8%。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993.67亿元,比年初增长12.3%。在人民币存款中,企业单位存款和居民储蓄存款分别为842.54和1585.7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8.0%和10.0%。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26.77亿元,比年初增长18.4%。在人民币贷款中,短期贷款518.85亿元,比年初增长35.2%;中长期贷款988.26亿元,比年初增长12.2%。个人消费贷款余额506.33亿元,比年初增长12.8%。其中住房贷款463.76亿元,比年初增长12.1%。 年末全市共有证券营业部18家,新增1家;期货营业部5家,新增1家;境内外上市公司15家。全年证券交易额3511.82亿元,下降1.88%。其中,股票基金成交额2727.04亿元,下降21.6%;期货成交额3770.50亿元,增长28.2%。年末证券市场投资额265.05亿元,增长9.6%。 年末全市各类保险公司40家,增加3家。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71.27亿元,下降2.9%。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19.74亿元,增长17.2%;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51.53亿元,下降8.9%。保险机构各类赔款和给付14.52亿元,增长19.1%。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8.94亿元,寿险赔款和给付5.58亿元,分别增长24.9%和10.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63万人,增长2.8%;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5.69万人,增长2.6%;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2.88万人,增长4.0%;小学在校学生23.99万人,增长0.9%;幼儿园在园幼儿10.49万人,增长8.9%。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初中毛入学率分别为100%和112.6%,高中升学率达92.0%,普通高考录取率达95.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5.5%。 全市专利申请量14135件,增长17.5%,专利授权量10027件,增长17.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289件,增长30.9%,发明专利授权量355件,增长115.2%;全年新增5个省级工程中心、30个市级工程中心、10个高新技术企业,全市市级以上工程中心增至291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36家;新引进2个市级创新科研团队;新落户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全市国家重点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增至5家。 全市有197个项目获得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立项,资助经费138641.1万元,增长77.7%。102个项目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其中省级二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6项;市级重大贡献奖1人、市级产学研合作奖3项;37项专利获得市级以上专利奖,其中国家级金奖1项、省级金奖1项、省级优秀奖3项;市级金奖10项、市级优秀奖20项、市级优秀发明人2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事业机构29个,营业性文艺表演团体8个,文化艺术馆1个、镇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25个,博物馆4个、镇区文化站24个、村文化室297个。全年举办省级以上文艺演出58场、群众文化活动4274场、营业性演出5200场。市、镇两级共有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站22个,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开通数字电视节目116套。全年出版报纸4171万份,图书馆总藏量129.84万册。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00个,医院床位10698张,分别增长2.7%和5.8%。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6227人,增长7.3%。其中,执业医师4641人,增长0.2%;执业助理医师807人,增长7.2%;注册护士6884人,增长10.6%。 成功承办2011年全球华人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永大杯”2011年全国拔河精英赛等3项国家级比赛和11项省级比赛。全市1400名运动健儿在41项省级以上体育竞赛中获金牌183枚、银牌231枚、铜牌156枚。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182元,增长15.1%,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1.5%。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00元,增长9.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9.6%。 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8.98万人,增长6.1%。其中参保职工184.13万人,增长2.5%;参保离退休人员24.85万人,增长44.1%。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244.91万人,增长4.9%。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52.7万人,增长7.7%;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2.21万人,增长0.6%。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农民工93.37万人,增长7.1%。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39.93万人,增长8.4%。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41.48万人,增长8.3%。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67.34万人,增长8.3%。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954人。 全市社区服务设施数337个,其中城镇126个,农村211个。社会各项福利事业费13406万元,10.0%。其中,社会优抚事业费5024万元,社会救济福利事业费8182万元,自然灾害救济费200万元。全年社会困难救济人口38199人,增长5.2%;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443人,下降10.2%。其中集中供养841人,分散供养602人;全市共有7419户19686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镇5774人,农村13912人。全年全市发放低保金额3670万元。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2107宗,死亡329人,受伤2198人,直接经济损失1353.11万元,事故宗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2.4%、4.6%和8.8%,死亡人数持平。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50,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3.95,分别下降18.0%和7.9%。 十二、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末常住人口314.23万人,城镇化水平87.87%。公安户籍人口150.73万人,其中按居住地划分的非农人口为80.09万人。 初步核算,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376.50万吨标准煤,增长5.4%。全社会用电量198.55亿度,增长6.4%。其中工业用电量132.51亿度,增长3.1%。 全年累计灰霾天气日数157天;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034.2小时,增长10.2%;全年平均降雨量1460.2毫米,下降24.7%。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65天,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0座,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90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90.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全市森林覆盖率19.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76%,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88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