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5.9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9.51亿元,增长8.0%。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9.0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3.24亿元,增长18.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5.79亿元,增长16.9%。按行业统计,批发业零售额53.37亿元,增长24.0%;零售业266.32亿元,增长16.7%;住宿业5.93亿元,增长21.2%;餐饮业53.40亿元,增长17.0%。 25个销售大类中,限额以上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速居前5位的类别依次为: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36.6%,五金、电料类增长60.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50.2%,家具类增长44.2%,中西药品类增长41.4%。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25.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1%。其中,出口总额15.63亿美元,增长48.1%;进口总额9.81亿美元,增长43.1%。在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方面,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全年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8.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3%,占全市出口总额的90.5%。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9个,比上年减少2个;实际利用外商投资4.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9.1%。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6.60亿元,比上年增长9.1%。 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87.39公里。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793.5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9%;公路旅客周转量24.49亿人公里,增长7.6%。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4.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03亿元,增长17.6%;电信业务总量22.68亿元,增长21.6%。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70.48万门,增加8.95万门;年末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43.40万户,增加28.10万户;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5.90万户,减少5.8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01.38万户,增加41.24万户。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37.82万户,增加6.08万户。 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281.25万人,比上年增长16.5%,其中,接待国外游客25.84万人,增长18.9%;接待国内游客2255.41万人,增长16.4%。旅游综合收入171.92亿元,增长16.5%。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9处,其中2A级旅游景区1处,3A级旅游景区3处,4A级旅游景区2处,5A级旅游景区3处。拥有星级酒店30家,具有独立法人的旅行社115家。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890.1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62.90亿元,增长11.7%。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571.49亿元,增长21.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43.51亿元,增长28.9%;中长期贷款余额212.93亿元,增长13.2%。全市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126.65亿元,增长9.4%。全市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1.89亿元,增长33.6%。 年末共有上市公司8家,上市股票8只,其中A股7只。年末上市公司A股总市值257.33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3.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08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35.21亿元。全年赔款支出4.31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3.95亿元,人身险赔款支出0.36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2.35万人,在校生7.24万人,毕业生1.78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44万人,在校生6.94万人,毕业生2.31万人。初中学校招生5.24万人,在校生15.60万人,毕业生5.30万人。普通小学招生4.26万人,在校生29.87万人,毕业生5.31万人。 年末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1家。全年共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4项。申请专利2062件,比上年增长41.6%;授权专利1019件,增长34.3%。签订技术合同1695项,成交金额4.01亿元。87项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获准立项。其中,67个项目获得上级经费2193.5万元。 年末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9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7家,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0.48万台件,制定、修订地方标准达到47项。年末共有“中国名牌产品”1种,河南名牌工业产品30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4种。共对1385家企业生产的日用消费品、工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资料等1485批次产品进行监督检查,合格1337批次,总体产品质量合格率90.03%。 年末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7个,地震台站1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馆10个,群艺馆1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个。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23.18万卷。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598个,医院、卫生院14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1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15553张,卫生技术人员1726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699人,注册护士5701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490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66人。卫生院81个,床位3211张,卫生技术人员290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到所有县(市)、区,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247.4万人,参合率达到97.8%。 全年共举办各类赛事活动75场,其中承办省级以上比赛21次。全市体育人口达108万。全年运动员共参加省级以上比赛49次,获亚洲冠军3个,全国冠军10个,获省级冠军83个、亚军68个、季军71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总人口364.03万人,常住人口352.70万人。出生率10.07‰,死亡率5.27‰,自然增长率4.8‰。城镇化率达到48.8%。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5元,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603元,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902元,比上年增长18.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875元,增长21.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1.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8.6%。城市(市区)人均住房面积31.3平方米,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3.6平方米,增长6.0%。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7万人,其中企业在职职工参保34.31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参保10.7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5.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3.11万人。 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1161.4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2万人。全市农村低保对象9.3万人,发放农村低保金9714.4万元。全年城市民政部门医疗救助6820人次,救助资金460万元;资助参保医疗39346人次,救助资金370万元。农村民政部门救助15873人次,救助资金1502万元;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03418人次,救助资金479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