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新化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县有旅游等级景区2个,其中4A景区1个。旅游接待人数突破3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1亿元,分别增长36.5%和34.9%。接待国内旅游319万人次,接待境外入境人员1.99万人次,其中外国人1.55万人次,港澳台人员0.4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70万美元。 七、金融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系币各项存余额1351948万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88654万元,增长193.2%;个人存款余额1031197万元,增长17.2%。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85216万元,比上年增长31.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81459万元,比上年下降5.6%;中长期贷款余额367565万元,增长81.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2011年,我县共有普通中学104所,初中92所,初中在校学生4.21万人,高中学校12所,高中在校学生1.73万人,普通小学320所,在校学生9.94万人。幼儿园86所,在园幼儿2.12万人。职业中学12所,在校学生3874人。全县共有教职工10572人,专任教师9297人,其中基础教育教职工10050人,专任教师8956人。 科技投入稳步增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知识产权工作快速发展。2011年县本级科学技术支出975万元,比上年增长12.8%。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签订产学研合作合同15个;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66项(其中市级以上立项20项,争取经费328万元;县级计划46项,安排经费530万元);全县技术开发和服务机构77家,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8928万元;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达126人;全年申请专利162件,获授权94件(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64件、外观设计27件),10万人授权专利数达5.37件;高新技术企业6家,实现高新技术增加值6.1亿元,增长35.6%。。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11年末,共有艺术学校1所,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纪念馆1个,文物管理所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7.1万册。电视台1座,教育电视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1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97%,有线电视用户达4.2万户。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医院9家,卫生院29家,病床床位1861张;村卫生室956个,个体开业47个。全县卫生工作人员328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791人,其中执业医师1094人,卫生防疫人员182人。另有乡村医生1256人,妇幼保健员1142人。全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总数4301例,病死14人,死亡率为1.26/10万,病死率为0.33%。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1.54‰,婴儿死亡率7.62‰,产妇住院分娩99.83%。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109.4万人,参合率为96.1%,住院补偿率为60.1%。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县组织大型体育活动,参加人员达6000人。竞技体育成绩突出。2011年参加全国性运动会我县运动员获金牌8枚,银牌7枚。参加全省性运动我县运动员共获得金牌7枚,银牌9枚,铜牌9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总户数399849户,总人口1399090人,其中:男730527人,女668563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1248320人,非农业人口150770人;人口出生率13.25‰,死亡率7.02‰,自然增长率6.23‰;全县常住人口1113409人,城镇化率24.77%,城镇常住人口275823。全县户籍人口1404462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253692人,非农业人口为150770人。年内出生人口19136人,死亡人口7337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8元。比上年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041元,增长17.0%,;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26元,比上年增长16.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26元,增长35.9%。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6.9万人,全县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2.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为16.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4.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2.5万人,生育保险覆盖率为98%。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43.79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共有各种福利收养性单位55个,福利收养床位数1608张,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数1253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9453人。全县共有6.8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农村传统救济人数达3万人。 十一、资源与环境、安生生产 全县耕地面积,48.79千公顷,其中水田面积35.69千公顷,旱地面积13.10千公顷。 全年平均气温17.0oC,年降水量1002.7mm,年日照时间为1490.9小时,年蒸发量为1135.6mm,平均风速为1.5米/秒,年内最高气温39.7oC,年内最低气温-4.6oC。 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年末全县有森林面积206.4千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3.19%。 全年全县生产安全事故死亡总人数22人,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5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5人,煤矿事故死亡人数2人。亿元人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8人/亿元,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3.8,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为11.1,煤炭百万吨事故死亡率为0.6。 十二、为民办实事工作 改造县乡公路已完成90公里,为目标任务的100%;建成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已完成100公里,为目标任务的100%;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已完成60000人,为目标任务的100%;已完成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为目标任务的100%;已完成扩建乡镇敬老院3所,为目标任务的100%;城乡低保对象救助已按标准发放到位,为目标任务的100%;农村危旧房改造。此项任务分为2个指标:①农村危房改造已完成2000户,为目标任务的100%;②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已完成823户,为目标任务的100%;已完成新增廉租住房1000套,为目标任务的10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95%,为目标任务的100%;新增城镇就业人员已完成6603人,占目标任务的120.1%;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完成21880人,占目标任务的109.4%;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完成65.7万人,为目标任务的100.11%;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已启动实施;移民重点县纳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已达100%;新农合县乡两级政策范围补助比例已达70.46%;新建农村沼气池已完成1700口,为目标任务的100%;已完成建设1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为目标任务的100%;已完成6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为目标任务的100%;已完成6所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为目标任务的100%;已完成15所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为目标任务的100%;已完成建设农家书屋工程150个,为目标任务的100%;已完成55个城市治安电子防控系统建设安装监控摄像机,为目标任务的100%;已完成40个新增通电话自然村,为目标任务的100%;新增行政村实现互联网宽带上网已完成22个,为目标任务的100%;已完成45个新建和改造行政村配电网,为目标任务的100%;已基本完成12个乡镇邮政所建设(主体工程均已完工),为目标任务的100%;已完成2处地质灾害防治,为目标任务的100%;帮扶贫困农民已完成17175人,占目标任务的100%;农民技能培训已超额完成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