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安乡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大力促进“工业安乡、生态安乡、和谐安乡”建设,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实现了县域经济增长较快,各项事业协调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奠定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72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5.74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55.72亿元,增长14.2%。一、二、三产业之比调整为23.9:29.7:46.4,其中,第一产业下调2.6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上调2.2和0.4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22189元,比上年增长1672元。 2011年,共投入资金36456万元开展省市为民办实事建设,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任务。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先后获得中华诗词之乡、国家卫生县城、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单位、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和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省级平安县、省级乒乓球之乡、省五五普法依法治县先进县、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强县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国家文明县城、国家乒乓球之乡等国家级品牌正全力有效推进。 2011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105.7%和105.6%。分类别按提高幅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食品类、燃料类、建材类、农业生产资料类、文化体育用品类、饮料烟酒类、日用品类、家用电器类、服装鞋帽类、中西药品类、化妆品类和服务项目及收费,其价格指数分别为111.9%、110.8%、108.4%、103.9%、103.0%、102.4%、102.3%、101.9%、101.9%、101.4%、100.8%和100.8%。 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6.33万亩,比上年减少5.28万亩,其中,早稻种植面积21.6万亩、中稻种植面积24.8万亩、晚稻种植面积22.43万亩,分别增加0.01万亩、减少0.34万亩、增加0.07万亩;棉花种植面积31.23万亩,增加0.47万亩;油料种植面积61.41万亩,增加0.28万亩;蔬菜面积10.26万亩,增加0.6万亩。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复种)182.17万亩,比上年减少4.65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303437吨,比上年减少21819吨,减少6.7%。其中,早稻产量68856吨,减少6.1%;中稻产量122883吨,减少3.7%;晚稻产量94185吨,减少3.1%。全年棉花产量29668吨,比上年增加1057吨,增长3.7%。全年油料产量90804吨,比上年增加5909吨,增长7%。 全年肉类总产量9125吨。年末生猪存栏27.42万头,生猪出栏35.34万头,增长4.1%。家禽出笼591.85万羽,增长3.1%;禽蛋产量31332吨,增长2.5%。全年水产品产量75238吨,比上年增长5.5%。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73615吨,捕捞水产品产量1623吨。 全年植树造林面积1185亩,全县森林覆盖率38%。全年木材产量12186立方米。 年末拥有耕地面积794970亩。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53.01万千瓦、8.70万台,分别比上年增加1.35万千瓦、0.28万台。全县机耕面积151.37万亩,机播面积7万亩,机收面积103.51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9.7%。全年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300吨、农药使用量648吨、农用地膜使用量300吨。 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30.88亿元,增长17.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1.3亿元,增长22.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58亿元,增长7.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27.5%,比上年提高27.4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4.7%,下降0.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2.3亿元,增长47.1%;实现利润0.86亿元,增长97.6%;亏损企业亏损额2028万元,减亏615万元。 2011年,全县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3家,其中,一级企业2家。全县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87亿元,增长13.3%。 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县全面开展以“一竞赛两高潮”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年活动,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9亿元,增长40.6%。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4亿元,增长9.8%。商品房竣工面积12.4万平方米,增长2.8%,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1.9万平方米,增长30.8%。其中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7.6万平方米,增长49.0%,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4.3万平方米,增长4.9%。商品房待售面积8.5万平方米。 国内贸易 201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5亿元,增长16.7%。分地域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77亿元,增长17.1%;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8亿元,增长14.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0.4亿元,增长19.3%;零售业零售额12.34亿元,增长16.3%;住宿业零售额0.27亿元,增长18.2%;餐饮业零售额3.05亿元,增长18.0%。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 2011年,全县完成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6.31亿元,增长9.5%。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631公里,其中省道2条共59公里、县道164公里、乡道368公里、村道1040公里。有水泥硬化路及油路470公里,好路率达到95%。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5.69亿人公里,增长8.5%;货运周转量15.5亿吨公里,增长20.6%。年末全县汽车保有量6430辆,比上年增长20.8%。 2011年,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455万元,增长5.5%。电信完成业务总量4108万元,增长15.8%。移动完成业务总量9900万元,增长12.4%。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用户4.5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9.83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1.81万户。 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2011年,全县实际引进内资总额12.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外资2009.25万美元,增长11.0%。全年签约项目11个,其中亿元项目达10个。在建项目18个,其中亿元项目5个。第二产业仍是招商引资重点,全年新签约工业项目8个,占全部新签约项目的73%。新签约工业项目中,已动工建设的有6个,项目履约率75%。 全县实有三资企业3家,全年出口169万美元,进口1万美元。 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9036万元,比上年增加7528万元,增长34.99%。按征收部门分,国税完成6408万元,地税完成13085万元,财政完成9543万元。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1873万元,比上年增加6139万元,增长39.0%。其中:各项税收收入11498万元,比上年增加3186万元,增长38.3%;非税收入10375万元,比上年增加2953万元,增长39.8%。完成上划上级收入7163万元,比上年增加1389万元,增长24.1%。其中,上划增值税和消费税4455万元,增长34%;上划所得税1524万元,增长44.4%;上划营业税1175万元;上划其他税收9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