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新化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20 娄底市新化县统计局

2011年,全县上下努力克服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等不利影响,紧扣“富民强县,科学跨越”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建设绩效、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全面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民生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跨上新台阶。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205422万元,同比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1561万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390462万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463401万元,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为29.2:32.4:38.4。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82793万元,比上年增长31.9%。一般预算收入41856万元,增长26.6%,其中税收收入29186万元,增长35.3%。一般预算支出292524万元,增长30.3%。

市场消费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6.3%,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6.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18.7%。

二、农业

全年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361561万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3.6%。种植生产全面丰收。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07.5千公顷,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7.41千公顷,总产量45.88万吨,稻谷播种面积为56.58千公顷,总产量为37.23万吨,其中早、中、晚稻播种面积分别19.60千公顷、14.52千公顷、22.46千公顷,总产量分别为11.72万吨、10.08万吨、15.44万吨。小麦播种面积为1.08千公顷,总产量为2442吨。玉米播种面积为14.67千分顷,总产量为7.19万吨。豆类播种面积为2.46千公顷,总产量为5048吨,薯类播种面积为1.71千公顷,总产(折粮)为0.53万吨,油料总产量为1.16万吨,烟叶总产量为158吨,药材总产量为9441吨。茶叶总产为898吨。水果产量为3.88万吨。

畜牧养殖业发展加快。全年牲猪出栏为147.40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10.98万吨。水产品产量23511吨。

农业基础设施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县全年共水利工程投入资金1.89亿元,完成土石方1700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21万亩,新增节水。年未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8.7万千瓦。

年末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04个,成员1.49万户。

三、工业各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24.9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8.88亿元,增长31.1%,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16.07亿元,增长20%.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84298万元,比上年增长22.9%。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折前)306353万元,增长24%。其中:轻工业实现34586万元,增长17.6,重工业271767万元,增长21.2%。规模工业产销率为98.56%,比去年提高0.38个百分点。

在规模工业增加值中,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8059万元,增长16.1%;集体企业60155万元,增长15.4%;股份合作企业5433万元,下降36.7%;股份制企业171846万元,增长35.4%;外商港澳台企业8288万元,增长38.7%;其它企业52523万元,增长34.6%。全部规模工业实现利税127111万元,实现利润75641万元,增长181.1%。所有规模工业企业均实现了盈利。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07.3亿元,增长42.6%。规模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363.5万吨,增长16%;发电量12144.66万千瓦小时,下降5.8%;自来水698万立方米,增长15.8%;混合饲料14758吨,增长2.9%;糖果1774吨,下降13.7%;胶合板46360立方米,增长21.9%;铁合金203822吨,增长46.6%;水泥230.8万吨,增长12.7%;氮肥(折纯)18018吨,增长79.4%。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605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全县26家总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建筑业总产值17.6亿元,增长20.6%,实现利润1.73亿元增长20.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3.8万平方米增长22.5%,房屋竣工面积73.3万平方米,增长30.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4632万元,比上年增长34.8%,其中工业投资157407万元,基础设施投资218019万元,技术改造投资126918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75729万元,增长2.7%。国有投资230327万元,非国有投资24403万元。本年施工项目13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6个,本年投产项目73个。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62.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6%。其中期房销售面积51.6万平方米,现房销售面积10.4平方米。住宅销售面积56.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05380万元,比上年增长26.1%,期房销售额85932万元,现房销售额19448万元,住宅销售额89528万元。房屋待售面积3.2万平方米。保障性安居工程实际供地26.4万平方米,保障性安居工程实际新开工20686套,其中廉租住房1020套,公共租赁住房1478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实际使用资金44003万元。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现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7626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416963万元,增长18.2%;乡村实现80663万元,增长19.2%。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43085万元,增长17.6%;零售业零售额382468万元,增长18.9%,住宿业零售额14953万元,19.9%,餐饮业零售额57121万元,15.0%。

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405万美元,出口创汇402万美元,进口3万美元。.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合同使用外资4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80万美元,合同引进内资73.06亿元,实际到位内资28.08亿元。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运输业稳步发展。2011年末公路里程到达数为6042.511公里,其中:省道237.761公里,县道526.25公里,乡道881.4公里,专用公路14.807公里,村道4382.293公里。境内铁路营业里程67公里。全县车辆拥有量为13546辆,其中个人汽车11208辆。民用运输船舶157艘。公路客运量3592万人,增长12.1%,公路客运周转量为60996万人公里,增长12.5%,公路货运量1005.7万吨,增长11.3%,公路货运周转量91498万吨公里,增长11.4%。水路客运量3.3万人,增长3.1%,水路客运周转量6.0万人公里,增长17.6%,水路货运量106.7万吨,增长9.3%,水路货运周转量3401万吨公里,增长8.9%。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9655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645万元,增长29.5%;电信业务总量26010万元。年末局域电话交换机总容量7.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7.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0.6万户,新增用户4.5万户。电话普及率为34部/百人。国际互联网用户1.5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