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古浪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4-20 武威市古浪县统计局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36622万元,比上年增长22.01%;第二产业投资84435万元,增长34.71%;第三产业投资215219万元,增长99.47%。

全县全年共组织施工500万元项目126个,比上年增长45.2%,其中:新开工项目81个,增长49.7%;投产和投入使用项目35个,增长32.9%。

五、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

全县实现交通运输业和仓储邮政业增加值9486万元,比上年增长14.3%。

交通运输业:全县全年拥有运输车2778辆,完成总周转量615.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9%。其中:客运车463辆(公交车6辆,出租车225辆);旅客周转量9452万人/公里,增长9.1%;货运车2315辆,货运周转量7697万吨/公里,增长8.6%。

邮政业:2011年,全年累计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100万元,较上年增长25.14%。其中:邮政代理金融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35万元,增长23.16%;函件业务完成收入41万元,增长46.42%;报刊发行业务完成收入65万元,增长22.64%;集邮业务完成收入38万元,增长111.1%;速递业务完成收入43万元,增长39.34%;物流业务完成收入55万元,增长22.22%。全年邮政全员劳动生产率完成11.83万元/人,增长19.26%。

电信业:2011年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26000门,增长16.83%,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28门,增加5门。

全县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11491户,比上年增长17.2%,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53部,增加8部。其中:电信公司用户21957户,增长15.95%;移动公司用户180912户,增长2.65%;联通公司用户8622户,增长56.1%。

全县计算机互联网用户7325户,比上年增长8.3%。其中:电信公司用户6306户,增长28.96%;移动公司用户1019户,增长16%。

六、商贸、旅游业

全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015万元,比上年增长18.4%。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完成76263万元,增长20.64%;乡村完成27752万元,增长12.66%。分行业看:批发业522万元,增长140.55%;零售业90856万元,增长19.13%;住宿餐饮业12637万元,增长11.2%。

全县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0583万元,比上年增长9.92%。其中:批发业104万元,增长28.4%;零售业8098万元,增长16.1%。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381万元,增长18.8%;其中:住宿业394万元,增长14.53%;餐饮业1987万元,增长19.7%。

旅游业:2011年,全县全年接待游客13.47万人次,增长41.6%;创旅游综合收入5745万元,较上年增长50.8%。

七、财政、金融业

财政事业:2011年,财税部门认真研究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困难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转移支付力度的机遇,全力争取国家财政性补助,积极培育财源项目,稳步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全县累计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6472万元,比上年增长53.94%。完成一般预算收入8661万元,增长54.22%。分部门看完成情况:国税部门累计组织收入5877万元,增长50.15%;地税部门累计组织收入8452万元,增长64.15%;财政部门累计组织收入2143万元,增长30.91%。全县地方财政支出174389万元,增长35.68%。

金融业:2011年,全县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2584万元,比上年增长9.2%。年末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43.65亿元,增长43.3%。各项贷款余额为15.69亿元,增长21.6%。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在人行的准备金存款余额为36536万元,准备金率14%,存款准备金率稳定,金融机构备付能力保持正常。

八、教育、卫生事业

教育事业:2011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13所,增长32%;其中完全中学29所,独立高中2所,职业技术中学4所,小学258所,学前教育幼儿园22所。在校学生71857人,在校教职工4337人。

教师培训: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3800人次,参加省级以上各类培训90人次,因特尔未来教育技术能力培训110人,市县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600人,国培计划网络培训1026人,新课改网络研修612人,中小学英语、音、体、美、科学、理化生物实验专题培训900人,外出参加新课程观摩223人,县级各类培训839人次。小学、初中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合格率达100%。

2011年县上隆重召开教师节庆祝大会,财政拨款30多万元表彰奖励了19个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7名先进教育工作者、123名优秀教师和30名优秀学生,进一步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有5名教师被评为省级青年教学能手,24名被确立为市县级学科带头人,107名被确立为市县级教师,对提升教师素质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两基教育: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没有辍学学生,巩固率为99.98%,毕业率为100%。初中阶段入学率为99.69%,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81.92%。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分别为小学3760人、初中4212人,小学入学率均为100%,初中99.69%;初等教育毕业率分别为99.19%,升普高率为53.2%,升职高率为14.4%。

高考录取:2011年全县5718名考生参加高考,录取考生3867人,总录取率为68.07%,比上年提高了4.32个百分点。其中重点本科录取266人,录取率为4.88%;二本以上录取人数为1211人,录取率为22.20%;三本以上录取人数为1682人,录取率为30.84%;专科高职录取1980人,录取率为36.30%;三职生录取205人,录取率为90.31%。

卫生事业:2011年末,全县有各类卫生机构30个,其中:综合医院2个,卫生院23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控中心1个,社区服务中心(站)6个,新农合、爱卫会、红十字会等其它卫生行政事业管理单位7个。共设立民营医院1所,个体诊所244所。全县卫生机构实有床位848张,其中:县医院300张;中医院200张,乡镇卫生院224张,其他124张;每万人拥有床位数21.8张。

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72人,其中:高级32人,中级131人,初级382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员17人。

保健防疫:2011年,全县网络直报法定传染病15种2212例,报告发病率555.57|十万,及时报告率、处置率达100%;累计建立城乡居民纸质健康档案373462份,建档率93.8%,其中规范化电子档案信息录入率达89.8%,城乡居民健康教育覆盖率达85%;新生儿建卡、建证率均达98%以上,儿童基础免疫规划“七苗”合格接种率均达98%;65岁以上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35525人,规范管理率达65%;累计创建“食用合格碘盐示范村”23个,随机抽检居民食用碘盐合格率100%,合格碘盐食用率98.22%。国家免疫规划类疫苗接种率98%,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85%,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90%。2011年开展了麻疹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强化免疫工作,累计接种麻疹疫苗26029人,接种率98.4%,接种脊灰疫苗7906人,接种率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