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古浪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妇女幼儿:2011年,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76.9%;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61.5%。全年住院分娩1630人,住院分娩率87%,消毒接生率96.3%。全年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生,孕、产妇死亡率106.7/10万人,婴儿死亡率14.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7.6‰。全县登记结婚3004对,婚前医学检查2764对,婚检率92%。 九、人口、城乡居民生活、社会保障事业 人口:2011年全县常住人口为388943人,比上年减少9210人,男性人口199229人,占51.22%,女性人口189714人,占48.78%。其中,城镇人口69854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17.96%;在城镇人口中,城市人口34043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8.75%;乡村人口354900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91.25%。全县人口出生率8.9%,死亡率2.19%,自增率6.71%。 居民生活:2011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5.62亿元,增长31.34%,人均6587元。 城镇居民:2011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人数13003人,工资总额228383万元,人均月工资1819元,增长19.67%。全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603元,增长13.15%。从收入构成情况看:工资性收入7682元,增长12.9%;经营净收入1338元,增长1.4%;财产性收入326元,增长1.5%;转移性收入257元,增长5.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支出9438元,增长12.1%,其中消费支出8777元,增长10.7%。 农村居民: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66元,比上年增长11.38%。其中:工资性收入1007元,增长12.51%;家庭经营现金收入1116元,增长8.03%;财产性收入41元,增长13.89%;转移性收入230元,增长16.16%。 农民现金支出3520元,增长12.53%,其中:生活消费支出1980元,增长20.07%。 城镇社保: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572人,增长6.8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679人,增长3%;失业保险参保人数8493人,征缴失业金259.95万元,与上年持平;生育保险参保人数6284人,增长60%;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784人,增长11.6%;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207人,增长15.59%。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当年征缴6985万元,增长156.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5284人,发放资金1622.73万元。 农村社保: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5.14万人,参合率96.2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集总额8082.3万元,共为参合农民报销医疗费用7593.82万元,当年新农合基金使用率为93.7%,实际补偿比达65.67%。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2733人,参保率为81.1%。当年征缴个人养老保险费1969.826万元,全年发放养老金872.168万元,年底累计基金余额1097.658万元。农村五保供养2762人,供养支出594.2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64093人,全年发放农村低保资金6445.4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428人,发放资金1211.9万元。全县建有敬老院8所,集中供养五保对象468人。 十、文化广播事业 文化事业:2011年全县城乡群众文化活动丰富。春节期间,组织举办了迎春社火、燃放焰火、灯展、文艺演出等大型文化活动。同时常年开展了送文化下乡、书画展览等小型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组织开展了全县各乡镇篮球、象棋、拔河等小型体育比赛活动80多场次,累计参加群众3万多人次。在“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中,组织开展了“红旗飘飘”红歌合唱比赛、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等各类活动。全县拥有博物馆(纪念馆)1个,红色教育基地1处,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电台1个,电视台1个,档案馆1个。全县有19个乡镇建立综合文化站。 广播事业:全县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81.97%和89.96%,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4和1.7个百分点。全县有线电视用户9510户。 十一、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自然灾害 环境保护:2011年全县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出发,严格控制排污单位的排放量。全年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为3290吨;工业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2417吨,同比削减32吨,氨氮排放量为187.8吨,同比削减4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576.8吨,同比削减12吨。 安全生产:2011年,全县共发生各类事故33起,下降38.9%;死亡17人,与上年持平;受伤47人,下降32.9%;直接经济损失25.46万元,增长354.6%。其中:道路交通事故32起,死亡15人,受伤47人,直接经济损失5.46万元;工矿企业事故1起,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全县未发生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全年无火灾死亡事故发生。万元GDP生产安生事故死亡人数为0.00598人,同比下降15.72%。 自然灾害: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51.89万亩,比上年下降24.22%,其中:旱灾47.78万亩,增长43.5%;洪灾为3.48万亩,下降57%:冰雹1.48万亩,下降28%。成灾面积34.39万亩,增长51.23%。受灾群众37.799万人,下降41%。因灾倒塌房屋134间,损坏房屋2041间,因灾死亡5人,因灾死亡大牲畜32头只;因灾转移安置人口1509人,因灾饮水困难人口41246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3842.48万元,其中:农业损失11885.26万元,基础设施损失595.94万元,公益设施损失48.3万元,家庭财产损失1312.98万元。全年发放救灾救济款807.1万元,确保了灾区群众生产生活稳定,经济建设有序开展。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人口数据为初步核算数,待省局数据公布后再修定。 3、公报中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指标均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等数据将由有关部门进一步核实后于近期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