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点军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江南大开发的准备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攻坚克难,主要指标均实现了年初制定的目标,全区国民经济继续持续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17032万元,按可比价(下同)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7808万元,比上年增长0.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74119万元,比上年增长17.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5105万元,比上年增长13.2%。从构成来看,一、二、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010年的17.16:53.55:29.29变化为15.08:54.92:30,第二、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工业企业经济生产正常。 市场物价小幅波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6.8%,比上年上升3.7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8.3%,比上年上升4.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3.4%,与上年持平。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2.4%,比上年下降6.9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1%,比上年上升3.3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11年,全区按照现代都市农业综合改革试点要求,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2亿元(当年价),较上年增长3.64%,实现增加值为47808万元,同比增长0.2%,增加值率为61.2%。 多种经济作物有增有减。2011年,全区种植业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降。全区粮食总产量1.76万吨,比上年下降0.3%;油料0.24万吨,比上年下降1.8%;水果84849吨,比上年下降0.1%;蔬菜产量达到187318吨,比上年增产8%。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全年造林面积67公顷,。主要林产品产量为:核桃4吨,棕片10吨,板栗32吨,竹笋子7吨。 畜牧业健康发展。全区肉类总产量达到10322吨,比上年增长9.1%;生猪出栏131310头,比上年增长4.3%;羊出栏8677只,比上年增长5.2%;家禽出笼477877只,比上年下降6%;牛奶产量达到718吨,与上年持平。其他畜牧动物产品:禽蛋1308吨,蜂蜜4825公斤;蚕茧产量93吨。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458吨,淡水养殖面积81公顷,其中:池塘面积73公顷,水库面积8公顷。 农业产业化得到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达到了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了29家,其中2家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三峡红脱水菜、青龙林土鸡蛋获武汉国际农博会金奖;万峡岭蔬菜合作社和北山超市签订对接协议,当年配送蔬菜2000吨,成交额400万元;长城军招在高岩流转土地100亩,建成了养殖和蔬菜直供基地。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解决了100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农机购置补贴中央补贴达到120万元,新增各类农业机械1408台。完成了长岭“民办公助”小农水、王家坝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启动了桥边河土城段和4座小二型水库溢洪道整治工程。完成低丘岗地改造10000亩,高产农田整治4000亩,新建生态家园1000户,硬化农村公路31公里。全面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年度任务。农村用电量2271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99%。农村化肥施用量1.05万吨(实物量)。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全区全部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现行价)171626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完成工业总产值568910万元(现行价),同比增长20.1%。年销售收入2000以上企业数达1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20233万元,其中,轻工业完成53912万元,比上年下降3.52%;重工业完成466322万元,比上年增长22.44%。 工业产销衔接较好。销售产值556368万元,比上年增长35.9%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2.4%,高于同期8.4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2011年,全区受国际金融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的影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虽有所增涨,全年完成销售收入514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2.6%;但全年实现利税总额为负17696万元,比上年下降174%;其中:利润总额负9474万元,比上年下降226%。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 化成箔:182万平方米;塑料制品:17628吨; 化学原料药:414.5吨;不锈钢管材:1016吨; 各种电线电缆:14245公里;铝锭:137161.6吨。 建筑业发展平稳。2011年,全区共有资质上的2家,共有建设单位179个(含个体),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493万元,同比增长9.8%。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攻坚克难,促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投资总量快速增加。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303万元,同比增长2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60631万元,同比增长86.1%;其它经济投资89672万元,增长0.25%。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3993万元,增长15.36%;房地产投资16000万元。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年初确定的53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目标的有32个,基本完成目标的有10个。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8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5.6%。两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乐星红旗技改扩建项目投资1.2亿元,完成架空电缆车间建设;东方微磁一期项目投资1.5亿元,完成了主体厂房、公寓楼及配套设施建设。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全区交通运输企业935个,从业人员2295人。公路里程108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572.8公里。农村通村行政村比重达100%,民用汽车拥有量1117台,其中:载客汽车91台,载货汽车1026台;城乡道路建设进一步加快。 邮电通信业务总量稳定增长。拥有邮政所4所,全年邮电业务收入200万元,同比增长20.48%。 六、贸易和旅游 消费需求稳中趋旺。2011年,受扩大内需、激活消费政策及假日经济效应的影响,全区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了繁荣稳定的局面。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002万元,增长18.6%。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外贸出口总额4245.3万美元,增长50%;外商直接投资1220万美元,下降0.11%。 旅游经济日趋活跃。全区坚持“大产业、大旅游、大发展”的工作思路,旅游经济日趋活跃。青龙峡、文佛山景区建设进展顺利,乡村大世界项目有序启动。全年共接待游客9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