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泗水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2-04-19 济宁市泗水县统计局

环保工作取得新成效。今年全县COD削减量达801.385吨,氨氮消减量达27.826吨,二氧化硫消减量达153吨,氮氧化物削减量达44吨,提前超额完成总量减排任务,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泗河出境断面红旗闸水质COD浓度保持在25MG/L以下,氨氮浓度保持在1.5MG/以下;泗河断面水质达到100%,项目使用率达到100%,优质工程率达到100%;污染减排工作稳步推进,关闭了山东华金集团有限公司麦草制浆生产线和泗水华益酒精有限公司酒精生产线,建成投运泗水县污水处理厂一级A升级改造工程和除磷脱氮工程,泗水县政府荣获济宁市污染减排工作先进集体三等功荣誉称号;大气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启动圣源、华金热电厂脱硫脱销深化整治工程,取缔7台新增供热管网覆盖,关闭18家污染重、效益低的小型砖厂;开展专项行动11次,出动人员780人,排查企业240余家,整改企业7家,限期治理企业5家,取缔中小企业12家,查处噪声超标企业1家,隐患企业3家,及时办结各类环境信访案件66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今年新创建市级绿色学校4所、全县累计已创建省级绿色学校4所,市级绿色学校8所,县级绿色学校30余所。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年末总人口623594人,其中,城镇人口169486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22028人,女性人口301566人。全年出生人口6456人,出生率10.52‰;死亡人口4664人,死亡率7.50‰;全年净增加人口1882人,自然增长率3.02‰。

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有明显增长。201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3747元,同比增长15.4%,工资收入仍然是城镇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2.40%;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357元,同比增长14.5%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3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平方米。

就业再就业取得明显成效。全县新增就业7688人,高校毕业生就业1309人,就业率保持在95.1%,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481人,困难群体再就业20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9881人,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5547人。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40185人,缴纳保险金31836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32030人,交纳保险金3375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6900人,交纳保险金589万元。工伤保险参保职工32182人,缴纳保险金307万元。生育保险参保职工15369人,缴纳保险金94万元。全县共有离休、退休13794人,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26010万元。全县基本医疗支出2623万元、失业保险支出152万元、工伤保险支出474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2011年末收养性社会福利床位达1777张,收养各类人员1548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9个,从业人员36人。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募集资金142万元。

社会捐助制度逐步建立,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低保为主体、临时救济为辅助、优惠政策相配套、基层社区组织为依托的“五位”一体社会救助体系。2011年全县城镇低保对象3055户5591人,发放低保金1333.7万元;农村低保对象7233户18178人,发放救助金2188.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