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泗水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19 济宁市泗水县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困难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县上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历次全会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发展稳开向好。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6.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82亿元,同比增长4.57%;第二产业增加值47.21亿元,同比增长15.72%;第三产业增加值30.93亿元,同比增长11.02%。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32亿元,同比增长10.91%;批零贸易业增加值3.89亿元,同比增长19.52%;金融业增加值2.16亿元,同比增长14.82%;房地产业增加值4.36亿元,同比增长0.7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6.94:44.14:28.92,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0.82个百份点,二三产业同比分别提高0.08和0.72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17197元,同比增加2011元,同比增长10.51%。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全县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8.82亿元,同比增长4.57%。其中:种植业20.13亿元,同比增长5.61%;林业0.08亿元,同比增长0.28%;牧业8.37亿元,同比增长1.92%;农林牧渔服务业0.15亿元,同比增长0.71%。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为69.73:0.27:29.14:0.34:0.52。

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118.8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到63.90万亩,同比增长4.86%;总产25.61万吨,同比增长5.13%,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八连增”;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增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4.93万亩,同比增加3.70万亩,粮经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为53.80:46.20。

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年林业总产值达到5329万元,全县共完成造林面积4.18万亩,年末实有林地面积51.7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9.81%,同比提高2.60个百分点。新增四旁植树85万株,当年育苗87公顷。

畜牧业稳定发展。畜牧业产值达到252658万元,占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达到45.96%,同比提高3.61个百分点,仍然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年末生猪存栏29.03万头,其中能繁母猪2.80万头;年末牛存栏4.05万头;羊存栏31.59万头;家禽存栏479.6万只。当年生猪出栏61.02万头;牛出栏3.03万头;羊出栏72.66万只。肉蛋奶总产量分别为80399吨、27157吨和3201吨。连续五年被国家确定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

渔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622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155吨,实现渔业总产值5993万元。全县渔业户达到152家,从业人员188人。

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6.64万千瓦,拖拉机配套农具1.49万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7424台、7.80万千瓦;收获机械1111台、1.97万千瓦。全县机耕面积62.23千公顷,机播面积48.45千公顷,机电灌溉面积30.26千公顷。全年农村用电量7953万千瓦时,农用塑料薄膜使用2385吨,农用柴油、农药和化肥实物使用量分别为5897吨、715吨和74439吨。年末耕地面积83.61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开高走,结构不断优化。年末实现工业增加值42.81亿元,同比增长16.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0个,比年初增加20个;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6.5亿元,同比增长22.11%;工业主营业务收入85.49亿元,同比增长38.91%;工业总产值80.33亿元,同比增长35.65%。受海螺水泥影响,经济效益指标提升较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1.06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利润8.8亿元,同比增长81.10%;高新技术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21%。由于实施二三产业分离,我县税源进一步扩大,全县纳税过千万企业新增2家、达到7家,工业振兴规划成效显现。

建筑业持续发展。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6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10亿元,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40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9.6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2亿元,同比增长2.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5.1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8.63亿元,同比增长18.41%。投资结构更加优化,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35亿元,同比增长21.24%;第二产业投资26.82亿元,同比增长21.32%;第三产业投资26.97亿元,同比增长23.50%,三次产业投资结构逐步协调。

五、财政、金融

财税收入大幅增加。2011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47.53%,增速居全市第二位。其中国税收入完成0.67亿元,同比增长42.57%;地税收入完成2.23亿元,同比增长57.24%;耕地占用税、契税收入完成0.29亿元,同比下降35.57%;财政非税收入完成0.79亿元,同比增长119.67%。

金融机构新增存贷款均大幅增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2.94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6.71亿元。金融机构年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77.08亿元,其中,单位存款17.41亿元,比年初增加1.63亿元,占全部新增存款的12.6%;个人存款余额59.17亿元,比年初增加11.03亿元,占全部新增存款的85.24%;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44.06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大幅增加,为经济的稳开高走起到重要作用,有力支持了泗水经济发展。

六、内外贸易、民营经济

居民消费需求旺盛,增长较快。由于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升级加快、消费环境改善、政策效应发挥等因素,消费市场呈现红火态势。2011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82亿元,同比增长16.12%。城乡消费均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0.44亿元,同比增长53.74%;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37亿元,同比增长19.61%。

外贸形势低迷,进出口大幅回落。全县完成进出口总额14410万美元,同比下降15.56%,其中,出口7682万美元,同比下降14.54%。实际利用外资933万美元,同比下降37.12%。

民营经济运行平稳。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到2.2万户,同比增长0.27%,其中民营企业0.16万户,同比增长14.7%;个体工商户0.20万户,同比增长20.3%;从业人员达到9.13万人,同比增长0.8%;全县民营经济上交税金5.20亿元,同比增长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