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都昌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4-19 九江市都昌县统计局

邮电通信连年增收。全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254万元,同比增长18.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260万元,增长15.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4298户,增长2.8%,移动电话用户246929户,增长19.5%。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42部。比上年增加了5部。

六、贸易经济

贸易市场繁荣进步。全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共实现25113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5%。城、乡消费品市场活跃有序。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总额164674万元,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5.6%,同比增长15%;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总额86461万元,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4.4%,同比增长23.1%,高于县城消费品市场零售总额8.1个百分点。批发零售贸易业占主导地位。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33195万元,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2.9%。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6719万元,同比增长11.2%;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06476万元,同比增长27.1%。住宿餐饮企业发展迅速,成为都昌县经济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全县共实现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4099万元,同比增长20%,高于全县消费品市场平均增速2.5个百分点。随着都昌县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都昌县的人流、物流逐年增加,以及都昌大酒店、鸿翔宾馆、东湖宾馆等一批高档次住宿餐饮服务业的相继建成和投入使用,这些因素极大地刺激和拉动了住宿餐饮业的发展。2011年,外出旅游继续空前高涨,全县旅游总收入(包括相关服务业总收入)完成3.57亿元,吸纳游客2.2万余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外出旅游人数近万人,外出旅游消费总量达4120多万元。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购房、买车是主要的消费投资方式。家庭私人小轿车已不再是梦想,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私家小轿车9000多辆。平均每35户拥有一辆。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金融高速增长。2011年财政总收入连跨5亿元、6亿元两个大关,达到63061万元,增长35.6%,净增1.65亿元,实现两年翻番;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3633亿元,增长30.4%;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7.3%,较去年提高4.3个百分点,首次高出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75909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6.5%,比年初增加109801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05384万元,增长16.7%,比年初增加86308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65355万元,增长15.5%,比年初增加55348万元。

保险事业双获丰收。全县保险业务收入20669万元,比上年增长31.4%;其中寿险业务收入14088万元,增长50.2%。保险决陪款和给付款2946万元,增长16.7%,其中财险978万元,增长8.2%,寿险1968万元,增长21.3%。

八、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

民生工程成果明显,社会事业协调进步。2011年,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县财政安排民生工程配套资金4900万元,较上年净增1300万元,8大类、89项民生工程指标全面达标。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46万人,新增城镇就业5422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100%。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8万人。城镇小集体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1388人。提高了农村离任“两老”干部生活补助标准。新农保试点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顺利推进。城乡困难群众免费体检、特殊大病免费治疗等医疗救助扎实开展,全年救助4.66万人次、救助金额1995万元。城市和农村低保月人均标准分别提高到300元、130元。90岁以上长寿老人生活补贴全面落实。成功争取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政策,139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全面启动,完成扶贫移民搬迁1206人。解决了3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开工建设廉租住房600套、公租房1000套,改造棚户区5.44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157户、因灾倒房重建36户。

招录事业单位人才272名。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全市前列。成功举办三省十二县体育协作区第34届运动会。认真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首届举办“鄱湖红歌会”,民族舞《鄱湖秋色》荣获全国中老年文艺汇演银奖。全面打响“两节服务、百日行动、强基提质”三场硬仗,人口计生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进展有序,全县“农家店”达428家。科技工作再创佳绩,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县考核。第八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圆满完成。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过快明显。年末全县总户数255848户,总人口816490人。总人口中,按性别分,男性427218人,女性389272人;按户口性质分,农业人口691955人,非农业人口124535人。年内出生16416人,出生率20.11‰;死亡2605人,死亡率3.19‰;自然增长率16.92‰。

城乡收入增加提速,就业结构调整向好。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872元,同比增长11.2%,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518元,比上年增加5356元,同比增长35.3%。其中企业单位平均工资22451元,增长91.4%;事业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9046元,增长5.9%;机关单位职工资15666元,增长7.9%。2011年,全县全部从业人员36.18万人,比上年增长1.4%;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4.62万人,下降4.8%;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0.01万人,增长2.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1.55万人,增长10.2%。就业方向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以个体经营和劳务输出为多。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是主要就业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