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涪城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涪城区统计局 涪城调查队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区人民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区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工作基调,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统筹推进“四项重点”,扎实抓好“九大工作”,全区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十二五”开好了局,起好了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总量增长较快。据初步核算,辖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47.69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增速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52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3.68亿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7.5亿元,增长10.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9:60.1:36.0调整为3.7:63.3:33.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9%、77.0%和22.1%。 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68.44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增速比gdp快3.8个百分点,占辖区gdp的59.96%,比重比上年提高1.36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4.2%;其中: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36.19亿元,比上年增长26.3%。 市场物价涨势明显。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上涨5.0%,涨幅比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但比全省低0.3个百分点,cpi呈现高位运行态势。八大类消费品7涨1跌,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0%,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居住类价格上涨6.7%,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又一重要因素,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2.5%,衣着类价格下降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2%,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7%,交通通讯类价格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5%,与上年基本持平。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7.29亿元,比上年增长3.8%,实现农业增加值16.52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种植业增加值9.09亿元,增长5.3%;林业增加值0.36亿元,增长8.2%;畜牧业增加值6.24亿元,增长0.1%;渔业增加值0.59亿元,增长7.2%;农业服务业增加值0.24亿元,增长8.5%。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加大“菜篮子”工程建设,提高民生工程。全区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1994公顷,减少664公顷。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6459公顷,减少754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7601公顷,增加406公顷;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0088公顷,增加557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情况,如表1: 全年粮食产量100826吨,减少2929吨,降低2.8%。主要农作物及畜牧业产量情况,如表2: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造林面积达329公顷,义务植树63.5万株;投入资金360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101万元;年末封山育林面积842公顷;育苗面积230公顷。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5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1.27万千瓦,增长10.38%;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86万吨;农村用电量16688万千瓦小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大,工业增速明显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快速发展,截止2011年末,已达到规模企业208户,净增12户。 全年辖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40.78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全部工业增加值26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工业对全区gdp的贡献率为7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8.42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66.98亿元,比上年增长6%;产销率达95.61%。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全年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2.78亿元,比上年增长25.63%。 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2.4亿元。建筑企业单位数达130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92.77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39.0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88.18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06.53亿元,比上年增长33.8%;更新改造投资完成85.44亿元,增长16.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3.43亿元,增长10.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64亿元,下降28.4%;第二产业投资77.88亿元,增长0.1%;第三产业投资207.66亿元,增长40.5%。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66.39亿元。商品房竣工面积223.4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30.0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04.09亿元。 全年施工项目52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33个;全年建成投产项目285个。 五、国内贸易 随着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城乡居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购买力得到了提高,加之消费观念转变,居民消费欲望进一步增强,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旅游、服装等消费热点连续升温。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0.39亿元,增长17.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8.91亿元,增长22.9%。 商品交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6家。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对外贸易经济取得较好成绩,全年出口总额83270万美元。 招商引资取得显着成效,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实际到位内资107.61亿元。 2011年,旅游业得到逐步恢复。辖区内全年共接待游客207万人次,同比增长20.3%;旅游总收入实现25.44亿元,同比增长27.1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5.22亿元,同比增长28.54%;旅游外汇收入343.56万美元,同比降低40.7%。年末拥有星级饭店9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1652间。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 随着灾后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和农村道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交通运输生产及建设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公路通车里程1098.19公里,等级公路937.4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9.6公里;境内铁路通车里程160.78公里。公路货物周转量200173万吨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122947万人公里。绵阳机场累计保障飞机起降6953架次,比上年增长18.33%;实现旅客吞吐量62.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9%;实现货邮行吞吐量7878.8吨,比上年增长0.5%。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7.95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7.16亿元,邮电主营业务总收入12.58亿元,其中电信主营业务收入11.78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8.67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153.69万户;互联网上网用户数26.6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