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都昌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19 九江市都昌县统计局

2011年,是都昌经济社会发展开局有力、赶超有为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围绕“强工兴城争进位,凝心聚力促赶超”的发展主题,克难攻坚,奋力赶超,经受了极为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春夏连旱、旱涝急转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依然保持稳健增长运行。

一、综合

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二产比重逾加突出。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40654万元,比上年增加90689亿元,增长13.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1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39854万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48510万元,增长23.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52290万元,增长6.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9:46:28.1,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较上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

乡镇经济稳步扩张。乡镇完成财政总收入2.55亿元,平均增长70.9%,春桥、大港、鸣山、徐埠4个乡镇实现翻番增长,其中春桥增幅高达259%;并实现乡乡过500万元、12个乡镇过千万元,周溪、蔡岭、中馆、都昌镇、三汊港5个乡镇突破1500万元。

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经济总量小、发展不足的县情尚未根本改变,赶超进位的任务仍然艰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强工兴城的任务仍然艰巨;群众收入水平偏低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改善民生的任务仍然艰巨;影响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的任务仍然艰巨。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保持平稳。2011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260794万元,增长7.5%,完成农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5.2%。完成粮食总产量394786吨,增长2.6%,实现了大宗农产品稳产增产,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荣获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市级“十百千”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新扩城郊蔬菜基地1200亩。珍珠养殖面积达到4.5万亩,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基地达到5个、面积6万亩,荣获全省渔业十强县。现代渔业项目绩效考评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两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6家。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个、绿色(有机)食品1个、着名商标2个。

“一大四小”工程完成营造林4.28万亩,连续三年荣获全省春季森林防火平安县。开展农村清洁工程试点536个。严把项目环评关,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环境监测中心、鄱阳湖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使用。湿地候鸟保护工作荣获全省先进。渔业资源和水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生态旅游扎实起步,老爷庙旅游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林业生产不断更新。年末人工造林面积667公顷,其中用材林622公顷,经济林45公顷。森林绿化率为31.4%。当年封山育林面积1000公顷。完成林业总产值4.8亿元。主要林产品产量中,木材10619万立方米,油茶面积196公顷,油茶籽300吨。

渔业生产相对平稳。全年淡水养殖面积185728亩,与上年持平;水产品产量72028吨,增长0.7%;其中养殖产量55992吨,增长1.4%;捕捞产量16036吨,下降1.8%。水产加工品总量12048吨。机动渔船2374艘,功率43002千瓦。

三、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质效齐升。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9家,新增6家(按新口径,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0.07亿元,增长120.5%,增幅居全市第一;利税5.2亿元,增长145%,增幅居全市第一;完成工业增加值17亿元,增长35.7%。工业用电量1.9亿度,增长23.5%,高出全市14个百分点。完成外贸出口9850万美元,增长38.9%。

投入园区建设资金3亿元。蔡岭工业集中区新拓道路1.3公里,庐山大道二期顺利开工,一期500套公租房基本建成,二期500套公租房加快推进。芙蓉山工业集中区新妙湖大道等路网开工建设,174套公租房全面完工,300套廉租房加快推进,开通了园区公交。新建返乡创业园标准厂房29栋、10.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7家。

大力实施“产业聚集、企业做大”战略,轻纺电器、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亿元,特别是服装纺织产业呈集群发展之势,规上企业达到18家。通过政策扶持、调度推进,一批骨干企业加速壮大,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9家,新增5家;纳税超百万元企业达到15家,新增3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重大项目增资增量。2011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532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6728万元,增长41.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1900万元,同比增长122%。全年投资项目数共有50个,其中全年新增入库项目数为25个,全县共有34个项目已竣工投产,竣工投产率为68%。工业项目投资比重上升,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全年工业投资累计完成231428万元,增幅是29.4%,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63.3%,其中新开工重大工业项目(3000万元以上)累计完成投资130720万元,增幅为26.5%;3000万元以上竣工工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3360万元,增幅为82.7%。亿元以上项目明显增多。在建施工项目5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个,占全部项目总数的比重为44%,累计完成228704万元,占全部累计完成投资比重为62.6%,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速为170.4%。城镇与农村投资协调发展。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5205万元,同比增长37.2%,占全社会投资总量的比重为86.2%;农村投资完成50123万元,同比增长77.9%,占全社会投资总量的比重为13.7%。房地产投资适度增长,商品房销售额有所下降。房地产投资完成31900万元,同比增长122%;从施工面积情况看,全县房屋施工面积293674平方米,同比增94.7%;商品房销售额30369万元,同比下降31.2%。重点行业对投资支撑作用明显。工业、房地产与城建三大行业共完成投资321682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8%,重点行业仍是支撑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实施主体。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运营有序。2011年全县共运输客运量272.21万人次,同比上年增长6%;其中公路271.2万人次,增长6.1%,水路1.01万人次,下降7.3%。完成客运周转量18668万人公里,增长8.7%;其中公路18552万人公里,增长8.8%,水路116万人公里,下降4.1%。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545.4万吨,增长22.3%,其中公路289.8万吨,增长3.5倍,水路255.6万吨,下降8.6%。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91410万吨公里,同比下降25.3%,其中公路10998万吨公里,增长35.5%,水路80412万吨公里,下降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