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城步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4-13 邵阳市城步县统计局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平稳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01999万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73558万元,增长77.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6672万元,增长23.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01551万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6383万元,增长1.0%;中长期贷款余额55167万元,增长13.7%;贷款占存款的比例为33.6%。

保险业务迅速发展。全县共有保险公司4家,实现保险费收入6410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20万元;人寿险保费收入4790万元;各类赔款与给付2133万元。其中,财产险决赔款500万元,人寿险赔付款1633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内完成城步四中等5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及西岩、茅坪两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化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债务1102万元,县财政筹资化解城步一中债务1400多万元。深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学校教学条件明显改善。至年末全县普通中学25所,在校学生8680人;中等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343人;普通小学142所,在校学校19431人;全县小学专任教师1428人,普通中学教师1033人,职业中学教师8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适龄儿童升学率、初中升学率均达100%。

科技推广力度加大。全年向上申报国家专利技术22项,申报科技项目8项,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18项,采取邀请专家授课、指导员讲课、科技特派员定点辅导和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共开展各类技术培训90场次,发放技术资料9500份,受训人数8400人次。科学技术在全县得到及时、迅速、有效的普及,实现科技活动新增产值4500万元,创利税100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11年末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站12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电视转播台1座,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193场,完成茅坪镇等5所综合文化站及45家农家书屋建设,举办5期民族歌舞培训班,完成清溪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城步吊龙荣获全国民运会表演一等奖和全国“山花杯”舞龙大赛金奖,成功举行了自治县成立55周年庆礼活动,集中展示了城步崭新形象和各族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拥有各类卫生机构3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4个、门诊部所21个、疾控中心1个、皮防站1个、妇育保健站1个。病床位582张,卫生技术人员734人,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实行住院和门诊统筹,不断提高住院医疗费补偿比例,着力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2011年全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为57.0%,提高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医疗住院补偿率达77.8%,提高16.5个百分点。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卫生预防体系和重大疾病救助体系,依法加强医患纠纷治理,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深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全县11所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

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年内举办县以上体育运动会13次,参加运动员2万人,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竞技体育水平进一步提高,被评为全省民族体育工作先进县。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通过加大环保治理力度,努力减少工业废水、烟尘、二氧化硫及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节能减排成效显着,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3.9%,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工业废水、废气、废物(渣)处理率分别达90.0%、86.0%、9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7%,我县空气质量全部达到优、良或二级以上标准,巫水河儒林断面达到三类标准,交通噪声和环境噪声均达到标准要求,森林覆盖率72.6%,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积极做好全国生态县的创建,现已建立起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金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沙角洞银杉自然保护区、白云湖湿地保护小区、长安营保护小区以及南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等。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低位运行。全县年末总人口274785人,年内出生人口3712人,出生率14.3‰;死亡人口1952人,死亡率7.4‰;全年净增人口1760人,自然增长率为6.9‰。全县常住人口252027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28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21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2877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59元,增长14.2%,较上年分别提高3.7和7.1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2011年,全县参加企、事业、机关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6513人,增长20.8%;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702人,增长3.0%;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10171人、17525人、21509人,分别增长7.0%、26.8%、3.9%。实现就增城镇就业人员2911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12人,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率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12人,完成农民工和农村劳动预备制培训2209人。7758名城镇特困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低保金1300万元,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68元,较上年提高49元;9116名农村特困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低保金592万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65元,较上年提高15元。发放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0560万元,解决了1307户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工程,国有林场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快推进,132套廉租住房全部分配到户,全年发放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金1860万元。

注:

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国家统计局新的统计方法制度规定,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