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新邵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4-13 邵阳市新邵县统计局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8319万元,年末局域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0000门;固定电话用户46000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262271户。电话普及率为41.48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16700户。启动103个光进铜退农村接入点改造,完成15个乡镇220个村的光缆进村工程建设。建成9个C网基站,所有乡镇实现3G信号覆盖。

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实现旅游收入3250万元,比上年增长30%。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城乡商贸流通网络不断健全,“万村千乡市场”和“家电下乡惠民”工程稳步推进。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6566万元,比上年增长17.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213315.8万元,比上年增长17.2%,住宿餐饮业43250.2万元,比上年增长18%。

七、招商引资、对外经济贸易

招商引资超额完成。2011年全县新引进境外项目3个、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1个,实际利用外资945万美元,合同引进内资47.13亿元。

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900万美元,其中出口1360万美元,进口540万美元。

八、税收、金融

全县工商税收入库35285.9万元,比上年增长27.1%。按税收体制分:中央税17790.3万元,省级税3736.1万元,县级税13759.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32%、21.59%、28.27%。按征收渠道分:国税系统完成19863.7万元,比上年增长29.1%,地税系统完成15422.2万元,增长24.6%。

金融机构存贷平稳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00428万元,增长21.56%,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94001万元,增长5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06427万元,增长13.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21446万元,增长22.6%。其中:短期贷款159824万元,增长21.6%,中长期贷款261622万元,增长24.1%。

九、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技

2011年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68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座。县级电视台1个,有线电视台1个,有线电视用户6.8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广播人口覆盖率96%。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农家书屋103家。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11年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学校269所。其中:小学175所,特殊学校1所。年末在校学生134097人,其中在校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分别为11666、26457、7057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100%、100%。在园幼儿20284人。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建设22所。完成了116864平方米的中小学危房改造。

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健全。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7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全县卫生机构拥有2019张床位,卫生技术人员177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50人,注册护士823人。卫生改革顺利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

群众体育、全民健身运动普遍开展。全县共有体育场地118个。全县开展全面健身项目10项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10.6万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个。

科技投入加大,科研工作取得新成效。2011年全县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项,专利申请71件,签订技术合同42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50万元。2011年,全县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8家,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产值19.8亿元,实现增加值6.2亿元。

十、人口、计划生育、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1年末全县总户数为23.2万户,总人口810572人,常住人口74.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62万人,乡村人口54.7万人。年内出生人口15246人,出生率18.89‰;死亡人口6183人,死亡率7.66‰;全年净增人口9063人,自然增长率为11.23‰。

2011年全县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全省一类县水平,计划生育率87.81%。男女婴儿出生性别比107.57:100。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对象1748人,发放奖励扶助金125.86万元;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175人,发放扶助金19.34万元。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75.28元,比上年增长14.81%。其中:工资性收入7980.05元,比上年增长13.73%,经营净收入683.82元,比上年增长9.59%,转移性收入3056.83元,比上年增长13.75%,财产性收入819.03元,比上年增长2.3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352.69元,比上年增长15.86%。其中:工资性收入2002.60元,比上年增长12.74%,家庭经营纯收入978.11元,比上年下降0.17%,转移性收入335.10元,比上年增长58.69%,财产性收入36.87元,比上年增长203.1%。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116.6元,比上年增长6.87%;其中:食品支出3641.97元,比上年增长19.2%,衣着837.55元,比上年增长19.24%,居住支出906.8元,比上年增长40.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490.25元,比上年增长1.05%,医疗保健支出711.75元,比上年下降7.57%,交通通信支出777.22元,比上年下降28.52%,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609.13元,比上年下降12.52%,购房建房支出1091.88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4.87%,比上年提高了4.6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2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3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11.86元,,比上年增长37.99%,其中:食品支出2017.31元,比上年增长37.8%,衣着190.74元,比上年增长64.72%,居住504.32元,比上年增长105.25%,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95.79元,比上年增长31.5%,医疗保健263.58元,比上年增长45.18%,交通通信238.88元,比上年增长48.35%,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221.26元,比上年下降32.5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4.35%,比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2.1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3%。

劳动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年末全县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91787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45249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为30163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为29368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5600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005人。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3.8%,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604人。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530张,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员数为530人。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600万元,募集社会福利资金130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220万元。

十一、资源与环境

人均水资源2500立方米,年降水量945.6毫米。

新邵县地处湖南省第二成矿富集地带,矿藏资源极其丰富,是全省着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和全国闻名的“黄金万两县”。已发现的矿种33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24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5种,非金属矿产7种,水气矿产1种。实施地质勘查项目(含续作项目)18个,实施资源危机矿山找矿项目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