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长汀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13 龙岩市长汀县统计局

长汀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长汀调查队

(2012年3月10日)

2011年,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支持海西建设和原中央苏区发展机遇,全力推进产业、基础设施、城市三大体系建设,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

据市统计局初步反馈,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36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52.68亿元,增长22.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6.71亿元,增长9.0%。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第三产业比重与上年相比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1.3:41.9:36.8调整为20:47.1:32.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5.1,比上年上升5.1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5.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3%。调查的八大类商品中,呈现“七升一持平”的格局。

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024人、新增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6360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26人,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03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3%,与上年末相比下降了0.62个百分点。

全县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收入)7.87亿元,增长46.2%,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4.29亿元,增长33.4%;全县财政总支出(不含基金支出)15.72亿元,增长38.6%,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77亿元,教育支出2.59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58亿元。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16.5亿元,增长4.2%;林业产值4.9亿元,增长9.1%;牧业产值13.34亿元,增长4.2%;渔业产值1.93亿元,增长4.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85亿元,增长6.2%。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5.2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51.06万亩,总产20.02万吨,亩产392公斤;烤烟种植面积7.07万亩,收购烟叶20.4万担;油料作物4.49万亩,亩产145公斤,总产6490吨;蔬菜面积15.05万亩,年平均亩产1413公斤,总产21.27万吨;茶叶总产量1395吨;水果产量达4.2万吨。

全年木材产量25.73万立方米,其中松木15800立方米,杉木29850万立方米,杂木4120立方米。商品毛竹产量860万根;篙竹产量760万根。

全县生猪存栏42.05万头,家禽存栏306.87万羽。生猪出栏61.27万头,全县肉蛋总产量5.9万吨,其中肉类总产量5.29万吨,猪肉产量4.48万吨;禽蛋产量6139吨。

全县养殖面积1.97万亩,渔业总产量10910吨,比上年增加627吨,增长6.1%。其中养殖产量8839吨,江河捕捞产量2071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1.44亿元,同比增长29.5%。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129.68亿元,可比增长31.1%;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11.76亿元,可比增长12.3%。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0.74亿元,增长23.5%。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2.7%。“2+2”主导产业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24.63亿元,比增57.5%。其中纺织产业65.05亿元,稀土产业20.73亿元,机械产业25.68亿元,农副产品加工业13.17亿元。

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9.86亿元,同比增长50.7%,实现利润总额11.5亿元,增长145.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3.7%,比上年提高54.5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41199元/人,比上年提高了47846元/人。

全年规模工业能源消费量75794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2.5%,万元增加值能耗0.19吨标准煤,与上年相比下降7%;万元工业产值能耗0.06吨标准煤,与上年相比下降27.2%(非反馈数据)。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全县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66亿元,增长22.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8.36亿元,增长53.5%。其中:城乡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4.88亿元,增长56.6%。

城乡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项目投资58.8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投资4.07亿元,第二产业投资39.34亿元(均为工业投资),第三产业投资15.42亿元。

城乡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05亿元,增长11.5%,其中住宅投资4.79亿元,增长5.1%。商品房施工面积53.88万平方米,增长50.2%,商品房销售面积7.18万平方米,下降1.9%;商品房销售额3.47亿元,增长0.9%;商品房空置面积4678平方米,下降56.5%。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城镇消费22.85亿元,增长19.1%,乡村消费9.38亿元,增长10.1%。

全年外贸出口总值37883万美元,增长71.1%;进口3335万美元,增长66.4%。合同利用外资618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按报表口径统计9600万美元,增长35.2%,按验资口径统计2613万美元,下降12.3%。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78亿元,同比增长7.8%。

公路运输货运周转量2931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1%;公路客运周转量2044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7%。全年邮政业务收入1986万元,比上年增长27.5%;电信业务收入17946万元,比上年增长9.9%。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2.6万人次,增长32.5%。其中接待过夜旅游人数32.2万人次,增长4.2%。实现旅游收入10.1亿元,增长55.4%。

七、金融

全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1.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4.27亿元,增长24.2%。各项贷款余额54.04亿元,增长12.0%,其中,短期贷款31.37亿元,增长9.9%;中长期贷款22.64亿元,增长16.2%。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普通高中在校生9724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6749人,中学专任教师1941人;小学在校生28380人,专任教师1920人。

全县申请专利137件,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82项,外观设计40项;授权专利93件,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61项,外观设计28项。签订技术开发合同7项,合同金额118万元。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年末共有各类影剧院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艺术团体表演10场。体育场1个,体育馆2个。我县运动员获得省级比赛金牌8枚、银牌3枚、铜牌12枚,市级比赛金牌19枚、银牌23枚、铜牌15枚,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9次。全县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2%,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