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泰顺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13 温州市泰顺县统计局

泰顺县统计局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2011年,在泰顺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个泰顺”建设,深入实施“四大战略”,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奋力赶超,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46.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14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46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24.84亿元,增长13.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6∶36.4∶52调整为11.1∶34.4∶53.5。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为12723元(按平均汇率6.4588计算,为1631美元),比上年增长8.7%。

2011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6.1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63亿元,增长35%。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实现税收收入2.62亿元,增长16.4;其中主体税种营业税收入1.15亿元,增长5.3%。

全年帮扶城镇“零就业家庭”劳动力、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低保边缘户等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93人。实现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235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1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5.5亿元,增长2.6%;林业产值0.58亿元,增长4.1%;牧业产值1.68亿元,增长9.2%;渔业产值0.04亿元,增长7.2%。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9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7%。其中:粮食种植面积为1.21万公顷,增长0.7%;油料种植面积1026公顷,下降6.6%;药材种植面积891公顷,增长7.6%;蔬菜种植面积4476公顷,增长6.4%。

全年粮食总产量6.53万吨,比上年增长3.1%。茶叶总产量2463吨,增长6.9%。蔬菜产量7.16万吨,下降0.7%。

全年肉类总产量6938吨,比上年增长3.2%;其中猪肉产量4560吨,增长2.5%。生猪年末存栏4.22万头,下降2.3%;全年出栏5.26头,增长1.2%。家禽年末存栏53.32万只,下降4.9%;全年出栏122.55万只,增长10.6%。

全年新建标准防洪堤7.91公里,其中10-20年一遇标准防洪堤4处2.71公里;完成病险山塘除险加固40座,农业基地喷微灌工程5处1130亩;新增或改造“三面光”渠道105公里,新增灌溉面积3200亩,改善灌溉面积12500亩。农业机械总动力58972千瓦,比上年增长12.3%。

全年完成整治村建设35个、以乡镇为单位连片整治2个,启动中心村培育3个;新建生活污水处理池5470立方米,开展污水治理农户4017户,新增村内道路硬化22.23公里、内溪沟池塘整治面积2.27万平方米,新增卫生公厕50座、垃圾箱1381个、路灯1120盏。全年完成农房改造2040户,建筑面积34.27万平方米,农房集聚率达3.87%;完成困难群众危房改造2634户、在建218户,建筑面积29.37万平方米。全年新建续建下山移民点(小区)30个,迁移农户1220户5050人,其中“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整村搬迁613户2500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较快。全年新评省级特色点2个,四星级经营户2家,市县级农家乐村点(户)12家;重点扶持竹里畲族村等1村3点农家乐发展及旅游接待设施配套建设。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0.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34.75亿元,增长1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7.54亿元,增长24.6%;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5.97亿元,增长22.6%,产销率91.1%;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0.76亿元,增长38.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利润0.94亿元,增长16%;利税总额1.47亿元,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为1.44亿元,比上年下降10.4%,新产品产值率为8.2%,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列入省考核的十一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数综合得分276.9分,比上年提高6.4分。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4%。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2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51亿元,比上年增长74.7%,投资率63.5%。其中,全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39亿元,增长51.6%,投资率43.9%;限额以上施工项目10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54个,分别增长29.5%和86.2%;房地产开发投资8.84亿元,增长145.9%。

在全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0.41亿元,增长26.3%;第二产业投资3.4亿元,下降30.4%;第三产业投资16.59亿元,增长101.1%。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8亿元,增长19.9%。分四大行业销售额来看,批发业销售额2.08亿元,零售业销售额25.22亿元,分别增长38.9%和29.5%;住宿业营业额0.86亿,餐饮业营业额3.1亿元,分别增长31.7%和12.8%。

全年全县进出口总额229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出口总额2289万美元,创下我县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82.5%,全部为自营生产企业出口。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为0.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9%。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230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4%;公路旅客周转量22105万人公里,增长0.1%。

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1亿元,电信业务收入1.93亿元。年末本地电话用户4.7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36万户。年末全县互联网用户数为2.27万户。

全年实现旅游综合产值5.7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21万人次,增长22.2%,实现国内旅游综合产值5.69亿元,增长21.3%;接待入境旅游者634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8.61万美元。

七、金融、保险

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6.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1%,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76.36亿元,增长14.2%。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6.2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9%。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41.7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