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渠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4-11 达州市渠县统计局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2011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1713万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县级一般预算收入41992万元,增长34.0%。县级一般预算支出333316万元,同比增长42.9%。

金融存贷运行平稳。201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693803万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01549万元,增长18.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15561万元,增长15.4%。

八、城乡建设

积极完善城乡规划,提高规划覆盖水平。2011年,在完善和报批乡镇规划、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的同时,组织修编《渠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文峰山公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44个乡建设规划、12个建制镇总体规划及控详规划专家评审。

加快推进重点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东区一期综合开发项目先后实施了安置房和“御风庭”、“望江庭”、“揽月庭”建设,累计竣工房屋面积30余万平方米,在建房屋面积近30万平方米,建设道路3.5千米、排水管网6.8千米、堤防工程400米、公共绿地8.6万平方米,公共照明设施基本配套,总体形象进度达85%。“嘉隆国际”项目已举行开工奠基仪式,市政基础设施已开工建设。

认真实施民生工程,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组织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增廉租住房房源800套,新增公共租赁住房房源1000套,新建经济适用住房150套、限价商品房50套,改造城市棚户区417户。启动3176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开工率达到85%。实施马鞍山生态公园二期工程。启动渠县水厂取水泵房迁建工程。完成2条小街小巷整治和新(改)建城市污水管网,整治道路总长1300多米,配套新建和改造雨污水管网2500米,并硬化道路、安装公共照明设施。

九、教育

教育事业不断进步。2011年末,全县高考本科上线4259人。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451所,在校学生人数241038人,专任教师10506人。全县有小学330所,在校学生118179人,专任教师5326人。有普通中学99所,在校学生86511人,专任教师4380人。有中等职业学校4所,在校学生14932人,专任教师522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750人,专任教师42人。成人教育稳步发展,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4.64万人次。

十、文化体育

文艺创作日见繁荣。全年共编辑出版文艺书籍3部,在市以上刊物发表诗歌87首、小说13篇、散文31篇,在市以上演出创作文艺节目2个,1件作品在全国剧本杂志发表。渠县籍着名乡土作家贺享雍撰写了首部反映汶川大地震后精神重建历程的长篇小说《拯救》。县创办编辑的《賨人与賨人文化》一书由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邓天柱编着的《阙乡赋咏》、《阙乡文化研究文存》已交大地出版社出版。张人俐戏剧专集《帅大一片红高粱》收入30篇戏剧作品,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陈平的小戏剧《龙潭轿夫》在《中国剧本》杂志发表;他的诗歌《火红的七月》和红色故事《救命主任——毛青脆》以及李麟的小说《我是共产党员》和诗歌《南湖的船》入选达州市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作品专集。还创作出了一批反映抗洪救灾、千名机关干部下基层和治理乡镇干部走读的作品,如《总有一种责任使他们冲锋在前》、《宕渠大地重建忙》、《千仆下基层》、《“住读”从这里开始》等。

群众文化如火如荼。全年共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文化活动8次,较大规模送文化下乡30余场次。春节期间,渠县组队参加2011年达州“元九”登高节“群龙闹春”活动,并荣获二等奖。举办了“宕渠新风进万家”社区春节文化系列活动,共演出节目30余个,展出展板80个,发放非遗宣传资料2000余份,观众近10000余人次。举办了渠县迎接建党90周年“我与党同心,我与党同行”红歌比赛等系列活动,共有42支团队、4000多干部职工参演。

图书电影深入群众。全年流通图书、期刊2.6万多册次,接待读者1.8万余人次;报刊增订数达136种,发展新读者2400余人;放映公益电影5952场,观众约200万人次。建立文化共享工程,年访问量达4.5万人次,服务2.3万人次,在线阅读4.5万人次。

广播影视成效显着。全县有线电视用户11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2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71%。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共组织县级比赛21次;承办市级比赛1次;参加市级比赛5次,参加省级比赛5次,全国比赛3次。在参加市级、省和全国比赛中,我县各运动员发扬敢打敢拼的精神,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共获得“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双人对练空手夺枪项目金牌;“全国休闲体育大会”风筝比赛软翅类金奖;在四川省青少年拳击、武术散打、跆拳道和射击比赛中,取得了获金牌14枚、银牌8枚、铜牌11枚的优异成绩;在“四川省第十二届风筝比赛暨首届农民风筝大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和最佳组织奖及表演奖。渠县组织代表团70余人参加了达州市第七届老年人运动会,取得了竞赛成绩和体育道德双丰收。全年共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20个、县级市民体育健身广场1个、乡镇农民健身广场2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个、全民健身路径5条、阳光儿童体育乐园1个,免费开放体育馆达5万人次。

文物保护成效显着。2011年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共调查不可移动文物1093处,其中复查398处,消失文物点117处,新发现695处,目前登记在册的共976处。做好了文物的保护维修工作。完成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和推荐工作。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卫生与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479114人。全年出生人口13115人,人口出生率9.1‰;死亡人口8423人,人口死亡率5.9‰;全年自然增长人口469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比上年提高0.7个千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83。2011年渠县城镇化率为32.8%。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42元,比上年增加1974元,增长15.8%。总收入中:工薪性收入10658元,增长14.2%;经营性收入3333元,增长24.8%;财产和转移性收入2425元,增长11.9%。人均消费支出10803元,增长10.7%。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467元,比上年增加1118元,增长20.9%,其中:工资性收入2518元,增长29.2%;家庭经营纯收入3679元,增长14.7%;财产和转移收入270元,增长40.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09元,增长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