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花垣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11 湘西州花垣县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矿山整治整合等困难和挑战,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战略目标,大力开展“两服务、两促进”活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扭转了全县经济大幅下滑局面,经济总体实现回升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4942万元,同比增长3.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6254万元,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7861万元,增长2.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0826万元,增长4.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7.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4.0%。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3%、56.6%和34.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8811元。

民生进一步改善,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全县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98套(户),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00套,新增廉租住房468套,安置595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入住城南安居小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487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82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23人,“4050”人员再就业367人,完成各类职业培训3989人,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598个,城镇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动态就业援助。城镇化率34.59%。

二、农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698万元,同比增长3.7%。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47307万元,增长7.1%;林业实现产值2290万元,下降19.2%;牧业实现产值29906万元,增长0.2%;渔业实现产值1682万元,增长1.3%;服务业实现产值513万元,增长4.0%。

粮食生产形势稳定。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为30.47千公顷,同比增加0.7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17.95千公顷,同比增加0.21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88115吨,增加950吨,其中稻谷58957吨;蔬菜64414吨。肉类总产量13920吨,增长2.2%;水产品产量0.25万吨,同比增长0.01%。全年出栏肉猪15.98万头,同比增加0.18万头;出栏羊5.58万头,与去年持平;出笼家禽76万羽,同比增加2万羽。

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新扩蔬菜基地1082亩,德农牧业启动6万头湘西黄牛养殖繁育和深加工项目,西伯利亚鲟鱼、武陵山科技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兄弟河大闸蟹、纽荷尔脐橙在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上分别荣获金奖、银奖。

新农村示范片、示范点建设稳步推进,扶贫开发“两项制度”项目覆盖全县18个乡镇285个村4991户19643人,下拔资金1111.45万元,完成1200户农村危房改造,改造面积92318平方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总投资7500万元,治理重点山塘15口,整修放渗渠道8500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平方公里,新增旱涝保收面积1.65万亩,解决13540人饮水安全问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4.2万千瓦,耕地机械化率达55%。新建农村沼气池1800口,农村沼气池入户率达37%,安装太阳能热水器600台套,进入“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行列。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1048675万元,同比增长15.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933756万元,同比增长14.1%。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54693万元,同比增长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0638万元,同比增长3.1%。在规模工业中,国有经济增加值8461万元,下降32.1%;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84473万元,增长3.9%,其他经济类型增加值17704万元,增长11.5%。工业经济拉动GDP增长2.3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9.4%。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7.5%,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5.1%;新增一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38048万元,占工业增加值比重12.2%。

全县规模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中,电解锰142961吨,同比增长2.9%;电解锌78520吨,同比增长5.4%,硫酸97320吨,同比下降43.6%。

全县共有102家规模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5807万元,比上年增长17.7%。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01813万元,增长18.8%。其中,大中型企业实现利税45180万元,增长9.9%。

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为13168万元,比上年下降15.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76604万元,同比增长37.1%,其中:城镇投资241601万元,增长38.3%;房地产投资5892万元,增长36.5%;非农户投资2236万元,下降29.4%;跨地区投资26875万元,下降61.1%。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工业技术改造投资75051万元,同比增长32%,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1.1%,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有房地产开发企业6家,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892万元,同比增长36.5%;商品房施工面积2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1%;竣工面积7.7万平方米,销售面积3.0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4385万元。

五、国内贸易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134万元,同比增长17.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0124万元,同比增长17.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710万元,同比增长15.1%。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78886万元,同比增长17.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0248万元,同比增长15.0%。全县家电下乡销售0.9万台(件),发放补贴260万元。新增“万村千乡”农家店60家。

六、对外贸易和旅游

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000万美元,其中出口917万美元。

全年签约引进项目23个,其中新建3个。实际利用内资112722万元,增长25.1%。

全县全年共接待游客53.6万人次,增长10.9%,旅游综合收益6759万元,增长11.1%。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5837万元,比上年增长6.3%。全县货物周转量192231万吨公里,货物运输量1300万吨;旅客周转量30609万人公里,旅客运输量439万人。

全县邮电业务总量16630万元(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91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5139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52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41万户,农村电话用户0.8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3.51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65万户,增长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