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雨花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10 长沙市雨花区统计局

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项目攻坚、创建夺冠”的工作主题,牢牢把握“发展、稳定、创新”的三条主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攻坚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党的建设为保障,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城市品质,着力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改善人民生活,着力打造满意政府,为“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开局起步。雨花经济呈现稳步发展态势,区域竞争力增强,城市影响力提升,社会大局呈现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初步核算,201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47.27亿元(含长烟),同比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9亿元,同比下降10.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2.83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92.78亿元,同比减少1.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1.55亿元,同比增长12.3%。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4:40.6:59.0。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1、0.3、7.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7%、4.5%、96.2%。

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91888万元,同比增长32.66%,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8563万元,同比增长31.85%。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58305万元,同比增长27.9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连续10年保持全市五区第一。

和谐社会建设快步推进。2011年关系民生的省、市为民办实事34项指标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16项指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二、农业

农业结构进一步改善。2011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49283万元,同比减少9.45%,其中农业总产值25490万元,同比减少4.59%;林业总产值269万元,同比减少20.27%;牧业总产值22004万元,同比减少15.04%;渔业总产值1442万元,同比减少1.84%;农业服务业总产值78万元,同比增长6.8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有增有减。2011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97.90亿元,同比增长7.92%,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367.85亿元,同比增长8.67%。规模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产值204.27亿元,同比增长6.59%;重工业产值163.58亿元,同比增长11.37%。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92.78亿元,同比减少1.3%,对GDP增长贡献率为-0.4%。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177.19亿元,同比减少1.9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8.93亿元,同比减少8.36%;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4.72亿元,同比减少1.25%;股份合作企业实现增加值0.89亿元,同比减少10.0%;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44.38亿元,同比增长16.4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2.67亿元,同比减少4.0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增加值5.61亿元,同比增长4.08%。规模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134.69亿元,同比减少7.57%;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6.01%。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9.87亿元,同比减少6.89%;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8.94%。不含长沙烟厂实现工业总产值252.66亿元,同比增长18.03%;其中园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39.14亿元,同比增长46.96%。

建筑业稳步发展。2011年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54.13亿元(含省外),同比增长32.62%;实现增加值70.05亿元,同比增长6.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922.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57.9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进一步增大。2011年,全区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2.12亿元,同比增长30.19%。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81.95亿元,同比增长30.8%。房地产开发投资174.98亿元,同比增长23.3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5.79%。

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全年完成工业投资52.67亿元,同比减少19.25%。生产性服务业投资为74.52亿元,占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19.51%。更新改造投资106.19亿元,同比增长42.24%。

房地产市场顺应国家政策发展。全区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174.99亿元,同比增长23.37%。商品房销售面积267.5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6.2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50.8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0.02%;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68.64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151.13亿元。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2011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7.3亿元,同比增长19.15%。分行业统计,批发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2.16亿元,同比增长29.49%;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33.41亿元,同比增长18.8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6.50亿元,同比增长12.8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5.22亿元,同比增长9.31%。

零售额集中度提高。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企业实现零售额264.42亿元,同比增长26.17%,占全部零售额比重的64.92%。限额以上连锁企业实现零售额76.92亿元,同比增长13.43%。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全区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5个,实现成交额360.64亿元,同比增长27.07%。

消费品结构升级加快。2011年,全区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汽车类零售额108.27亿元,同比增长28.26%,占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比重的40.95%;金银珠宝类零售额2.76亿元,同比增长107.52%;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零售额0.98亿元,同比增长66.03%;中草药及中成药类零售额4.77亿元,同比增长61.63%。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外贸进出口总额平稳增长。2011年,全区海关进出口总额6.12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出口5.6亿美元,同比增长22%。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2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97亿美元,同比增长27%。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50.7亿元,同比增长22.6%。

对外经济合作缓步增长。2011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金额0.30亿美元,同比增长3%,完成营业额0.22亿美元。

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年旅游总收入98.6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92.1亿元,同比增长22.3%。国内旅游人数950万人次,同比增长37.7%;境外入境人数11.2万人次,同比增长19%。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2011年,全区申请专利1250件,同比增长25.3%,其中发明专利162件;授权专利638件;签订技术合同105项,合同成交金额3.8亿元。全年下拨科学技术经费4810万元。

教育事业全面推进。2011年全区共有中等职业教育1所,在校学生3081人,同比增长4.6%;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3187人,同比增长2.5%;初中学校8所,在校学生9139人,同比增长12.6%;普通小学50所,在校学生48032人,同比增长4.4%;幼儿园在园幼儿17974人;各类民办学校135所,在校学生38583人,同比增长48.4%。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继续保持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