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东安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4-09 永州市东安县统计局

旅游业。全年接待入境游客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25%。启动了舜皇山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工作,游客中心投入使用,完成了漂流项目改造。丰富旅游产品,完善了配套设施。改造扩建了阳江漂流蓄水大坝,新建了舜皇山游客接待中心,投入2000万元,扩建舜皇山宾馆,进行了舜皇山顶峰景区开发。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93044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00301万元,同比增15.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3773万元,增长29.8%。

保险。全县保费收入9566万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财产险收入3266万元,增长39.5%;寿险收入6300万元,增长35.7%。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2716万元,比上年增长40.9%。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全县拥有普通中小学校79所,其中,小学34所,普通中学39所,中等职业学校6所。全县在校学生59284人,其中普通中学21351人(其中初中14383人,高中6968人),职业学校1669人,小学36264人。幼儿园67所,幼儿在园幼儿数10699人。师资力量得到加强。普通中小学校共有教职工5054人,其中专任教师4389人。在专任教师中,普通中学2238人,职业学校139人,小学2012人。幼儿园共有教职工782人。

科技。全县共有科技所(站)16个,农村科技推广小组488个,培养科技示范户126户,全年举办科普培训班98期,培训人员4.7万人,引进推广新优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129项(个),申请专利57件。2009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省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金鸡牌焊剂、舜皇牌银杏、三氧化二锑、MF-80型玉米脱粒机、直流电熔焊剂新工艺等产品在全国各地科技博览会上签订各类合同1400份,交易额达2960万元。《东安鸡开发与推广》、《高铅尾矿及废渣生产技术》和《东安县万亩双季稻高产示范》分别获永州市2009年度科技进步二、三、三等奖。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全县有县级文化馆1个、农村文化馆(站)18个、县级图书馆1个、农村图书馆(室)25个,共藏书14万册。电视差转台2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全县有线电视用户2.94万户。

卫生。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5个,其中:县以上医院7个,乡镇卫生院16个,卫生监督所1个,疾控中心1个。拥有病床1110张,其中县以上医院病床663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309人,其中:执业医师316人,执业助理医师289人,注册护士377人,药剂人员73人,检验人员42人,摄像人员19人,卫生监督员17人,其他人员176人。农村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县范围内全面铺开,参合率由上年的85%提高到86.94%。

体育。全县各类体育社会团体发展到53个,团体会员10134人,个人会员1.63万人,体育指导站65个,参加活动人数3.5万人。全年共举行各项体育比赛56次,参加比赛18542人次;成功举办了全县“迎国庆”干部职工运动会比赛,成功承办了永州市太极拳比赛。竞技体育成绩突出。2009年,我县运动员在省级比赛中,获得跆拳道24KG和36KG第二名,获得1枚蹦床金牌,获得武术2枚金牌、6枚银牌、5枚铜牌,1枚太极拳金牌,获得女子三人跳板、单人跳板和全能金牌各1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县总户数177748户,总人口61162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5540人,农业人口536085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2.35%、87.65%。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19616人,女性人口292009人。全年共出生5890人,出生率为9.7‰,比上年上升0.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733人,死亡率为4.5‰,上升0.24个千分点;全年净增人口3157人,自然增长率为5.2‰,上升0.43个千分点。全县常住人口52.3万人,比上年未增加0.02万人。

人民生活。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42元,同比增加1529元,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754元,增长11.8%。农民人均纯收入5533元,同比增加659元,增长13.5%。农民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538元,增长12.4%;家庭经营性收入5930元,增长10.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49元,增长15.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3922元,增长13.2%。

社会保障。全县企业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16521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811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30518人、13651人、20471人和23701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0800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435902人,参合率86.94%。全年共发放各项保险金13060万元,其中企业基本养老保险金501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5671万元,医疗保险金1796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金423万元,失业保险40万元,工伤保险70万元,生育保险42万元。劳务经济发展迅速,累计劳务输出13.8万人次,其中新增1.2万人,创造劳务收入15亿元。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森林资源。全县全年完成各类造林2.2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荒山造林0.45万亩,速丰林造林1.98万亩。结合工程造林完成“三边”造林0.56万亩。完成历年来退耕还林的补植补造1.2万亩。全年完成义务植树共130万株,完成育苗395亩,完成中幼林抚育12.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为57.8%。

环境保护。全县废水排放总量为1270万吨。其中工业废水464万吨、生活废水806万吨;废气排放总量336217万标立方米,其中工业废气226155万标立方米、生活废气110062万标立方米;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废水排放达标率96.12%,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98.2%。全县8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511.1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483.41吨,综合增量因素,二氧化硫削减率为7.37%、化学需氧量削减率为5.9%。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91.7%。

安全生产。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2人,比上年上升20%。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7人,比上年上升6.3%;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人;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9起,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4.62人,比上年上升6.2%。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常住人口是指户口登记地在本地且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和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口。本公报所使用的2009年常住人口数为本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断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