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09 南平市统计局

2011年,南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继续打好“五大战役”,积极主动融入海西发展大局,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突破发展瓶颈制约,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量提升、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97.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3.74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383.32亿元,增长18.5%,其中工业增加值304.14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增加值300.13亿元,增长9.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921元、比上年增长12.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9:41.9:36.2调整为23.8:42.7:33.5。一产比重上升1.9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0.8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2.7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4.7%,上半年上涨4.9%,前三季度上涨5.3%;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5.0%,其中,城市上涨5.0%,农村上涨5.1%;消费品价格上涨6.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6%;食品类价格上涨11.0%,居住类价格上涨5.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7%。工业品出厂价格累计比上年上涨5.3%。

全市财政总收入7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地方级财政收入4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6.2%;财政支出116.99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全市国税税收收入35.25亿元,增长15.3%;全市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59.34亿元,增长38.36%。

全市列入减排108个项目基本完成,四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均完成减排。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5%,COD排放量下降3.38%,氨氮排放量下降3.52%,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0.13%。

二、农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1.76亿元,同比增长6.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168.32亿元,增长7.6%;林业产值68.53亿元,增长1.5%;牧业产值81.65亿元,增长7.9%;渔业产值21.24亿元,增长5.5%;其他服务业产值12.02亿元,增长5.5%。

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74.36万亩,减少2.32万亩;粮食总产量141.65万吨,增产2.52万吨;其中春粮产量3.16万吨,增产0.13万吨;夏粮产量15.80万吨,增产1.37万吨;秋粮产量122.69万吨,增产1.02万吨。全年蔬菜产量177.23万吨,增产2.90万吨;烟叶产量4.20万吨,增产0.71万吨;油料作物产量2.90万吨,增产0.22万吨。茶叶产量5.11万吨,增产0.40万吨;水果产量75.66万吨,增产5.83万吨。

全年造林更新总面积123.23万亩,比上年增加71.52万亩,增长138.31%,完成年任务数的104.4%。其中,荒山造林47.41万亩,比上年增加42.1万亩,增长792.8%;更新造林面积34.02万亩,比上年减少0.96万亩,下降2.74%。全市森林覆盖率74.3%,居全省第一位。商品材采伐量177.47万立方米,下降12.3%;商品材销售量180.3万立方米,下降12.3%;毛竹产量8999万根,增长11.2%;篙竹产量3442万根,增长5.7%。

生猪出栏233.74万头,比上年增加14.46万头;家禽出栏13376.71万羽,比上年增加2884.27万羽;兔出栏337.59万只,比上年减少52.0万只;羊出栏17.59万只,比上年增加0.17万只;奶牛存栏2.89万头,牛奶产量9.75万吨,比上年增加0.16万吨;禽蛋产量4.68万吨,比上年增加0.08万吨;肉类总产量33.87万吨,比上年增加4.33万吨。

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7.82万亩,比上年增加0.43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7.28万亩,比上年增加0.09万亩;水库养殖面积8.36万亩,比上年增加0.23万亩;网箱养殖1.72万个、37.65万平方米。水产品总产量9.42万吨,增长5.5%。

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3.86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2.59万千瓦。农用拖拉机保有量3.77万台,比上年增加0.22万台;农用排灌机械12.09万千瓦,比上年增加0.94万千瓦;农用运输车0.73万台,比上年减少14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社会工业增加值30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9.57亿元,增长19.0%。工业产品销售率96.5%,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15.31亿元,增长24.0%;集体企业增加值0.91亿元,下降22.2%;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0.86亿元,增长19.4%;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99.93亿元,增长20.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47.70亿元,增长13.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14.86亿元,增长14.0%。非公有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增加值分别为241.45亿元和146.65亿元,分别增长19.2%和22.1%。

全市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079.20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5.88亿元,增长18.3%;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73.32亿元,增长13.5%。五大传统重点产业累计完成产值809.1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80.44%。其中,冶金建材产业增长19.6%,林产加工产业增长18.8%,食品加工产业增长16.9%,纺织服装产业增长16.7%,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增长16.3%。在规模以上工业的35个行业大类中,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有:塑料制品业增长74.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66.6%,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增长32.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8.7%,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5.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2%,纺织业增长13.9%等。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4.09亿元,同比增长28.4%;实现利润总额44.40亿元,增长9.3%;上交税金总额21.82亿元,增长16.4%;亏损企业亏损面为11.9%,企业亏损总额6.81亿元。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9.18亿元,同比增长18.7%。全市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6.26亿元,增长30.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87.08万平方米,增长33.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69.17万平方米,增长30.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0.08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77.67亿元,增长19.8%;农村投资112.41亿元,增长16.8%。

城镇项目投资完成509.37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额为22.14亿元,下降8.6%;第二产业投资额为207.08亿元,增长5.6%(其中工业项目的投资额为202.49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投资额为280.15亿元,增长43.8%。

房地产开发投资68.31亿元,同比增长1.8%。商品房建筑施工面积787.08万平方米,增长33.9%(本年新开工面积321.61万平方米,增长38.9%);商品房竣工面积169.17万平方米,增长30.8%;商品房销售面积150.91万平方米,增长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