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武冈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06 邵阳市武冈市统计局

2011年,武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湘西南中心城市目标,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大力实施“项目兴市、工业强市、旅游活市、商贸旺市”发展战略,抓规划,建项目,兴产业,惠民生,确保了全市社会经济快速增长。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93257万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3.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3.4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14730万元、171383万元、307144万元,分别同比增长3.9%、28.8%、16.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9.5:19.6:40.9调整为39.7:21.6:38.7,一产业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下降2.2个百分点。人均GDP10746元。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24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88人;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为770元。新建(含筹集)廉租住房33900平方米,新增廉租住房716套,城镇居民困难户住房解决率为33.61%。农村危房改造1100户;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所;农民工技能培训3614人,农民工阳光工程培训2300人,帮助贫困农民5700人;移民实用技术与技能培训人数206人。

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业结构不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增加值314730万元,同比增长3.9%。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81千公顷,各类粮食总产量43.98万吨,同比增长1.99%,其中水稻总产量33.82万吨,玉米总产量7.97万吨;油料总产量1.56万吨,同比增长1.28%;水果总产量8.73万吨,同比增长3.72%。畜牧养殖业持续发展,完成产值182872万元,同比增长6.8%。年内出栏肉猪157.8万头,肉类总产量12.23万吨,同比增长2.09%。林业和渔业发展平稳,分别完成产值12854万元和8419万元,同比增长6.8%和0.1%,水产品总产量8745吨,同比增长0.1%。

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完成各类水利工程7300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4.2万人;完成造林面积2520公顷,年未实有封山育林面积38734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3.15%。建成沼气池1508口。创建合格制学校11所、乡镇敬老院1所,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年共投入扶贫资金1400万元。全市贫困人口32.5万人,较上年末减少2.2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47674万元,同比增长29.8%。全市共有规模工业企业44家,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24277万元、销售产值405934万元,分别同比增长35.6%和36.7%;产销率为99.5%;实现利润8153万元、利税27511万元,分别同比增长71.1%和60.7%;亏损企业3家,企业亏损面为6.8%。全市年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13家,超过5000万元的21家。

大部分主要产品产量较快増长。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原煤生产量1277025吨,同比増长38.2%;大米86017吨,同比増长48.7%;豆腐及豆制品68027吨,同比增长81.7%;啤酒39791千升,同比増长110.4%;水泥1388945吨,同比增长11.1%;发电量8569万千瓦小时,同比下降20.1%。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3709万元,同比增长22.7%,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1.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872万元,同比增长16.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8984万元,同比增长35.7%。按城乡分,城镇投资435095万元,农村投资103889万元,分别同比增长36.5%和32.4%。交通、水利、能源、旅游、工业、农业、房地产业、城市建设成为投资重点。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41794万元。投资1.17亿元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投入运行,计划投资1.8亿元的古街修缮整治项目已经开工。城西、邓家铺、大路变电站工程、111个村农网改造工程全面实施。

五、交通和邮电通信

交通方面:改造县乡公路35.7公里,投入资金2402万元,改造乡镇到村公路102.8公里,投入资金1754.5万元。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330公里,比上年增加50公里。全年实现公路客运量731.39万人、旅客周转量89540万人公里,分别同比增长25.7%、15.2%;货运量1750.3万吨、货物周转量111589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5%、17.8%。

全市邮电业务总量22632万元,其中邮政4568万元、电信3432万元、移动13032万元、联通1600万元。年末拥有移动电话用户26.04万户,同比增长14.9%;固定电话用户6.73万户,同比下降4.54%;互联网宽带用户2.24万户,同比增长34.9%。全年函件40.68万件,同比增长56.5%,报刊累计数424.74万份,同比增长11.1%,杂志累计35.97万份,同比增长5.5%。

六、国内外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421万元,同比增长18.3%。按销售地分,市本级、市以下分别实现零售额250016万元、48405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0.4%、8.7%。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271571万元,住宿和餐饮业26849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9.4%、8.6%。全市拥有各类市场29个,其中,消费品综合市场25个、农副产品市场1个、工业品市场1个。

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78万美元,其中出口478万美元,同比增长55%。

全市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238740万元,同比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850万美元,同比增长20%。

七、旅游和城市建设

全市各景点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2.4万人次,同比增长51.9%,实现旅游收入25800万元,同比增长23%。

城市建成区面积15.6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4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6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25.2%、绿化覆盖率30%;供水能力3.1万立方米/日,自来水普及率91%;液化气储存能力50吨、天然气13.5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48%;污水处理率6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0%;年末全市共有公共交通车辆77台,城镇人口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2.83标台,出租车105台。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50097万元,同比增长30.9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6915万元、基金收入10571万元、上划中央收入10231万元、上划省级收入2951万元,分别同比增长36.41%、59.27%、18.59%、15.00%。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68581万元,同比增长26.05%。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43400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3.83%,其中,企业存款194400万元、储蓄存款72210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63.24%和19.59%。各项贷款余额325000万元,同比增长13.16%,其中,短期贷款118400万元、中长期贷款20660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1.41%和14.18%。金融机构盈利为9191万元,同比增长7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