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4-06 南京市江宁区统计局

城乡建设投资。在城市路网建设方面,建成通车的有小龙湾路跨外港河桥、新亭西路跨外港河桥、湖山北路、滨河路、上元大街东延等一批路桥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的有潭园西路、兴宁路、鼓山西路、小龙湾路跨小龙湾桥、文化路跨小龙湾桥等。在公路建设方面,建成通车有104国道江宁段改(扩)建工程天元路段和双龙大道地面道路,宁杭高速上坊互通改造工程、大谷线西延工程、205国道江宁街道老路改造工程等。正在建设的有:高庙至淳化段完成路面施工,全线桥梁已基本完成;胜太路跨线桥工程已完成第二、三联及南引道全部施工,第一联完成下部结构及部分上部结构施工;龙眠大道南延工程湖熟段正在进行路面施工,科学园段正在进行路基施工;将军路与宁丹路连接线(吴楚路)工程已完成桥梁主体结构等。在环境建设方面,老城区城东公园、竹山文化休闲公园(博物馆段)、土山路与文靖路交叉口公园、岗山桥休闲公园、岔路市民公园等5个街心公园年已建成开放,杨家圩中央公园完成总工程量40%,中心河景观带已完成。小区出新及雨污分流全面展开,东新南北路片区近30个、约65万平方米的小区出新及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民生保障方面,开发区13万平方米公租房部分主体至6层,杨家圩8万平方米安置房进入主体阶段,景祥北苑2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建成交付,正在实施分配。中医院年底前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川气东送”二期基本完成高压管铺设,全年铺设燃气市政管网65公里。长江水村村通目标全面实现,供水GIS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滨江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已启动。在村庄环境整治方面,全年共完成了52个市级、4个省级村庄建设整治、1个省级特色村以及3个市级康居示范村创建。

五、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全区全社会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货运量2657万吨,增长12.1%;货运周转量253548万吨公里,下降4.3%;全年完成客运量14467万人次,增长8.86%;客运周转量226378万人公里,增长8.68%。

旅游业。全年优选了31家旅游企业纳入智慧旅游平台。全区实现旅游收入65.63亿元,接待游客870.63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倍和43.73%。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39.06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在各行业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5亿元,增长36%;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97.2亿元,增长19.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3亿元,增长40.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5.5亿元,增长11.2%。

外向型经济。全年新批注册外商投资企业93个,其中千万美元以上项目71个,实现合同外资18.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9%;实际使用外资8.38亿美元,增长15.1%;出口创汇44.2亿美元,增长15.7%。

七、财政、金融

财政。全区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地方财政总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实现216.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目标115.7%,增长32.1%;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实现115.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目标108.0%,增长23.8%。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四大主体税种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共完成62.29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54.13%。全年国税部门完成总收入115亿元,比上年增长39.1%,成为全市首家、全省第四家迈进“国税百亿元俱乐部”的区县;地税部门完成总收入82亿元,比上年增长35%。

全区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达到105.66亿元,增长26.1%,政府性基金支出51.84亿元,下降33.7%。

金融。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本外币)余额突破千亿元,达到1038.79亿元,比年初增加150.6亿元。其中企业存款639.45亿元,比年初增加202.13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73.26亿元,比年初增加56.56亿元。全区金融机构贷款(本外币)余额596.73亿元,比年初增加62.6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03.45亿元,比年初增加30.85亿元;中长期贷款380.02亿元,比年初增加26.32亿元7.46%。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引进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130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总数达22人,位列全省第四。江宁开发区成为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江宁成为南京首个国家“千人计划”基地区。启动建设5个大学科技园,实施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112个。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56家,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产品87项,累计达到281项。全年共组织实施区级科技计划项目85项,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级计划项目10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21项,增长40%;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6项,增长60%;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6项,增长5%。全年新增认定的研发中心29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17家、区级10家,累计达176家,其中市级以上109家。全年完成专利申请量6284件,其中发明专利1769件,分别比上年增长75%、68%。授权量243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655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8%、20%。培育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家,其中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3家。

教育事业。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市现代化小学、省级示范初中标准,所有高中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成功创建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年末全区拥有普通中学34所,比上年减少1所,在校学生3.25万人,比上年减少0.7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比上年减少3所,在校学生0.47万人;全区现有小学28所,小学在校生4.75万人,比上年增加0.16万人;全区幼儿园62所,比上年增加4所,在园儿童为2.79万人,比上年增加0.33万人。全区三至五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8.04%,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保持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初中升学率达97.07%,比上年提高0.27个百分点。全年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学生4981人,被各类高校录取4490人,录取率达90.17%,比上年提高2.84个百分点。其中:专科录取2311人,比上年减少了426人;本科录取2179人,比上年增加81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全年共举办“春艺江宁”、“激情广场”、“党旗飘扬”、“文化之窗”四个篇章系列文化活动共174场,比上年增长12.3﹪;创作文艺作品196件,比上年增长4﹪;演出节目1738个,比上年增长8.2﹪;受众达6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

广播电视事业。区广播电台全新改版,改版后全天播出时长达17小时10分。全区有线电视用户总数已突破30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已达20万户。全区累计发展互动电视2.1万户,居全市区县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