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06 湛江市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实施“工业立市、港口兴市、生态建市”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做大做优经济蛋糕”和争当粤西地区振兴发展龙头这一目标,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708.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8.09亿元,增长6.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9.9%;第二产业增加值733.59亿元,增长14.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5.0%;第三产业增加值636.54亿元,增长15.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5.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6﹕41.1﹕38.3调整为19.8﹕42.9﹕37.3。在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21.07亿元,增长11.1%;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02亿元,增长32.3%;优势传统工业实现增加值191.96亿元,增长20.5%。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0.8%,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7.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4.0%,金融业增长0.4%,房地产业增长12.3%,其他服务业增长13.7%。

全年来源于湛江的财政总收入465.09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其中,增值税10.80亿元,减少5.8%;营业税11.09亿元,增长16.1%;个人所得税2.00亿元,增长22.7%;企业所得税3.15亿元,增长25.3%。

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6.15亿元,增长25.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62亿元,增长38.1%;公共安全支出12.84亿元,增长23.9%;教育支出37.64亿元,增长8.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87亿元,增长23.9%;医疗卫生支出24.58亿元,增长81.2%;节能环保支出4.36亿元,增长48.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13亿元,增长64.0%;农林水事务支出22.63亿元,增长43.2%;交通运输支出6.81亿元,增长8.4%。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5.1%。食品类价格上涨11.4%,其中,粮食上涨13.3%,肉禽及其制品上涨17.9%,蛋类上涨13.2%,水产品上涨9.1%,菜类下降4.8%;烟酒类价格上涨2.2%;居住类价格上涨2.3%;衣着类价格上涨1.4%;娱乐文教及服务价格上涨0.6%;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1.0%;家庭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5%;医疗保健个人服务类价格上涨2.2%。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7%,比上年下降0.03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万人,增长6.1%;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3万人,增长2.4%;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4.4万人。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增速缓慢回落,物价仍在高位运行,利用外资水平不高,基础设施投资下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待加快,民生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8.61亿元,增长6.1%。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36.46万亩,减少0.22万亩;糖蔗种植面积188.30万亩,增加3.15万亩;花生种植面积73.79万亩,增加1.0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79.09万亩,增加3.75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147.57万吨,增产4.73万吨,增长3.4%;糖蔗产量1065.26万吨,增产45.84万吨,增长4.5%;蔬菜产量269.34万吨,增产14.42万吨,增长5.7%;水果总产量224.78万吨,增产19.45万吨,增长9.5%。

全年肉类总产量38.06万吨,下降1.0%。其中,猪肉产量下降1.4%,牛肉产量增长5.0%,羊肉产量增长1.4%,禽肉产量下降1.7%。全年水产品产量110.85万吨,增长6.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665.28亿元,增长13.7%,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9.4%,拉动GDP增长5.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00.75亿元,增长14.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186.92亿元,增长10.1%;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82.49亿元,增长20.6%;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实现增加值320.98亿元,增长10.5%。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199.58亿元,增长19.6%;重工业增加值401.17亿元,增长11.9%。

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4.4%,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2%。

先进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5.0%,石油及化学行业增加值下降4.8%,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8.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4.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1.6%,橡胶制品业增长44.7%。

传统优势产业中,纺织服装业增加值增长18.6%,食品饮料业增加值增长17.9%,家具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4.2%,建筑材料增加值增长16.3%,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增长113.4%,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0%。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39.1%。实现利税总额229.69亿元,增长1.5%,实现利润总额112.00亿元,下降11.1%。其中,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实现利税174.37亿元,下降1.5%,占工业利税总额的75.9%,实现利润91.27亿元,下降12.6%,占工业利润总额的81.5%。劳动生产率47.91万元/人,比上年增长25.6%。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木材竹藤棕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采矿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等行业年产值均超20亿元,全年实现产值1565.8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8.0%。

工业主要产品增长较快:橡胶轮胎外胎11316条,增长91.0%;变压器108550千伏安,增长46.4%;铝材8448吨,增长38.9%;砖(折标准砖)51405万块,增长36.7%;发酵酒精149008千升,增长34.5%;食用植物油246690吨,增长32.7%;服装989万件,增长32.2%;商品混凝土1767760立方米,增长31.0%;涂料19639吨,增长30.8%。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05家,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20.1万平方米,增长24.5%;房屋竣工面积659.40万平方米,增长3.7%。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204.36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实现利润总额4.29亿元,增长14.1%。

四、固定资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