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汝城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4-06 郴州市汝城县统计局

保险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各项保费收入共11445万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064万元,下降3.8%,人寿险保费收入9381万元,增长5.6%。当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2154万元,增长59.8%,其中:财产险赔款908万元,增长20.7%,人寿险赔款1246万元,增长109.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开创新局面。全县拥有普通中学23所,职业高中学校2所,小学123所,幼儿园86所。在校高中学生3637人,初中生11466人,职业高中学生604人,小学生32786人,在园幼儿数11717人(含农村学前班),各类专任教师2865人。全县小学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7%,辍学率为0.137%;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97%,辍学率为1.01%。

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2件,省级先进水平以上科技成果12项,申请专利55件,比上年新增5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0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2011年,汝城县图书馆向文化部、财政部争取赠书5950余册,省文化厅赠书2800余册,报刊杂志186种,省馆提供74000多种电子图书,图书馆藏书有7万册。深入农村开展送戏下乡“演艺惠民工程”,演出55场次,观众达11万余人次。共投资792万元新建成了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农家书屋150家、212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点建设。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县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1997公里,有线电视用户2902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2286户,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达14158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人口30.71万人,覆盖率达77.6%。完成了185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

卫生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共有卫生机构4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所。卫生机构床位数983张,卫生技术人员73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329人,注册护士238人。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32.8万人。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开展全民健身项目30项次,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16000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0个。

十一、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生态绿化全面推进。投入3.64亿元,完成人工造林77580亩,通道绿化713公里,育林抚育15万亩,封山育林40万亩,退耕还林9000亩,种植绿化大苗40万株。

耕地保护与用地保障得到平衡。全年批准建设用地116.28公顷,建设占用耕地81.45公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16.72公顷。补充耕地28.4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21万公顷。

环境保护事业持续发展。依法清理关闭了3家小纸厂、2家小炼油等企业;依法对白泉小区内17家家庭作坊式小选厂实行了关闭取缔。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监测断面功能区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2分贝,交通噪声平均值64.3分贝。

安全生产形势大有好转。2011年,亿元GDP事故死亡0.06人,每十万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2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低速增长。全县总人口39.5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33.23万人,城镇化率为28.05%。人口出生率为13.57‰,死亡率为5.81‰,人口自然增长率达7.76‰。全县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513人,发放奖励扶助金55.4万元;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30人,发放扶助金5.22万元。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5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2525元,比上年增长18.7%,比上年增加39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0年的5:1缩小为2011年的4.82: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25元,增长36.1%,恩格尔系数为56.37%;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7308元,增长12.1%,恩格尔系数为37.34%。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推进。全县城镇低保对象7610人,月人均补助240元,农村低保对象18185人,月人均补助100元,完成改扩建乡镇敬老院4所,完成灾民住房和农村安居房改造2051户,共发放救灾救济款365万元。农村低保覆盖率达5.37%,收养各类人员774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个。

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县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18896人,新增参保人数1133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8910人;失业保险9617人,新增802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1943人;生育保险17311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1645人;工伤保险12435人,新增6253人。全年共征缴社保资金12148万元,增长8.6%。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4、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生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