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蛟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蛟河市统计局 2011年3月28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市人民在蛟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促发展,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71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76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3.84亿元,增长34.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6.11亿元,增长27.7%。全市人均生产总值37726元,比上年增长27.1%。 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0:49.1:32.9。2011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第二产业贡献率为59.7%;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3.6%。 2011年,全市实现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81007万元,比上年增加19896万元,增长32.6%,其中:实现地方级财政收入55605万元,比上年增加14593万元,增长35.6%。全市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支出195267万元,比上年增加25310万元,增长14.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5%(以上年为100,下同),涨幅比去年同期上升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4.1%(粮食价格上涨16.1%),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8%,衣着类价格比去年上涨了1.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升0.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6%。 二、农业 201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农产品产值24.2亿元,增长5.7%;畜产品产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33.3%。 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06048公顷,比上年增加405公顷,增长0.4%;粮食总产量达到51.5万吨,比上年增长1%。 全年生猪出栏总量达到170.0万头,比上年增长13%;牛出栏总量达到16.1万头,比上年增长12.6%;家禽出栏总量达到457.2万只,比上年增长36.2%;。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54173吨,增长6.4%;禽蛋产量35118吨,比去年增长64.6%;牛奶产量4251吨,减少9.2%;水产品产量达到6517吨,增长1%。 全年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333公顷、有林地造林面积4064公顷、幼林抚育实际面积7648公顷,苗木产量达到9898.1万株。森林防火连续保持32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2011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3.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3%;全年机耕面积10.2万公顷、机播面积9.7万公顷、机收面积2.3万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达到84184吨,比上年增长4.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64.8亿元,比上年增长35.6%,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8.0%,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实现税金17716万元,增长25.6%。 规模工业企业户数发展到131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1户;全年实现增加值55.87亿元,增长46.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2.7%,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4亿元,增长56.1%;18户企业纳税额超过百万。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8.99亿元,比上年增长31.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1.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实现税金11598万元,同比增长30.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1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全市开工建设各类投资项目371个,其中:工业项目277个,完成投资8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基础设施和其它建设项目67个,完成投资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7.1%。 五、旅游业 旅游经济指标再创新高。全年共接待游客4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和16.1%。红叶节景区直接收入、单天接待人数和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宾馆入住率达98%。开发具有蛟河特色旅游商品20余种,旅游购物收入3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5%。旅游节庆活动精彩纷呈。高标准举办了第十届红叶节,本届红叶节在接待人数、收入等各方面都创历史最好水平。举办了第六届中国吉林松花湖开江鱼美食节,打造了我市春季旅游品牌。创新举办了窝集口采摘节和插树岭关东民俗旅游节。两地共接待游客3.4万人次,收入620万元,均创历最好水平。 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红叶谷被权威旅游杂志《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十大秋色,并名列第三。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低碳生态旅游区示点。旅游产业整体水平继续列地区第一。 六、贸易业 全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按企业规模分:限额以上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3亿元,增长59.2%;限额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9.1亿元,增长8.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4.7亿元,增长16.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7亿元,比去年增长21.3%。 七、对外经济 全年招商引资项目达到142个,实际到位资金46.92亿元。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31个,当年到位资金15.8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0个,当年到位资金10.2亿元。 对外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据经合局统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6881.8万美元。据商务局统计,进出口总额达到了833万美元,其中,自营出口创汇799万美元。 八、金融业 2011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下同)95.9亿元,比年初增加22.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7.9亿元,比年初增加6.6亿元。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6.8亿元,比年初增加5.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31.9亿元,比年初增加4.0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类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改善了办园条件,投入430万元,对多所幼儿园进行了改、扩建。撤并了8所学校。高质量完成全市校园基础建设任务。投资1015万元,完成3所小学校舍跨年工程,总面积达9538平方米。投资2053万元,完成6所学校的新建工程,总面积达17578平方米。新启动了一批学校的教学楼,食宿楼的基础施工,总面积达21237平方米。年末,全市有小学123所,在校学生23175人,专任教师2895人;普通中学27所,在校学生22636人,专任教师190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35人,专任教师20人;幼儿园85所,在园幼儿10029人,专任教师378人。 科学技术事业快速发展。努力上争科技项目和资金;对国家科技富民专项行动计划——黑木耳产业化生产项目验收后的后续项目的申报。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项。小型玉米收获秸杆还田机械技术成果转化与示范、乌头注射液提升质量标准及增加适应症研究已批准立项,获无偿科技经费60万元。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项。JFW多功能独轮耕作机及配套农机具研究与应用、加参灵芝孢子粉薄膜片项目。组织开展申报专利工作,申报专利48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