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生产较快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5.77亿元,增长22.7%。全市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1.1%;竣工产值33.63亿元,增长64.5%;实现利税总额0.93亿元,下降38%。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7.32万平方米,下降58.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68.53万平方米,增长74.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02.69万平方米,增长58.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6亿元,增长30%。其中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76.86亿元,增长23.0%。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投资84.69亿元,下降13.6%,非国有投资192.17亿元,增长51.3%,其中民间投资189.47亿元,增长49.2%。非国有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9.4%,比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87亿元,下降6.5%,第二产业191.54亿元,增长25.2%,第三产业80.45亿元,增长20.2%。从行业看,工业投资190.78亿元,增长25.6%,其中制造业增长31.1%。三产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65.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71.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长82.4%。 房地产开发高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21.51亿元,增长65.0%。商品房施工面积204.83万平方米,增长38.2%。商品房屋销售面积65.48万平方米,增长84.5%。商品房销售额23.14亿元,增长96.7%。 重点工程项目加速推进。全市实施重点工程项目57个,市本级重点工程开工率达91%,完成投资56.1亿元,创历史新高。项目建设强力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成运营,信江大桥、龙虎山大桥竣工通车,滨江公园二期开园,市人民医院门诊医技大楼顺利落成,二化廉租房、鹰西棚户区改造、城市规划展示馆等项目正加快推进。信江路网工程快速推进,“三纵三横”路网基本成型,“一江两岸”城市格局初具雏形。贵电“上大压小”、西气东输二线鹰潭段、杭长客运专线鹰潭段等中央、省属项目加速推进。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27亿元,增长17.5%。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4.04亿元,增长17.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23亿元,增长17.0%。分消费形态看,批发业零售额25.7亿元,增长30.3%;零售业零售额62.3亿元,增长13.2%;住宿业零售额1.3亿元,增长26.7%;餐饮业零售额14亿元,增长15.3%。从主要商品类别看: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稳定增长,消费升级类商品增势强劲。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13.5%,服装、鞋帽、针织品类增长33.8%,金银珠宝类增长51.1%,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增长71.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8.9%。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全市发生进出口实绩企业97家,新增30家,完成进出口总额43.77亿美元,增长10.3%。其中,进口总额37.67亿美元,增长4.5%;出口总额6.1亿美元,增长68.2%。在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5.2亿美元,增长1.2倍。民营出口继续占据主体地位,完成出口额4.4亿美元,增长83.4%,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2.5%。2011年,全市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达到218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35家,自营生产企业168家,专业外贸公司15家。 招商引资步伐加快。2011年,全市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64个,增长4.9%,实际进资143.55亿美元,增长30.5%,其中,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2个,增长14.3%,亿元以上项目进资82.62亿元,增长42.7%,占内资比重57.6%,同比提高5.0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1.45亿美元,增长21.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物流 交通邮电业加快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9.46亿元,增长30.9%。 交通运输业发展良好。境内公路通车里程3811公里,新增86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8公里。全年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客运量6280.74万人,增长2.28%,其中铁路客运量484.94万人,增长5.4%,公路客运量5750万人,增长2.0%,水路客运量45.8万人,增长6.5%;全年完成货运量5384.71万吨,增长9.3%,其中铁路货运量396.11万吨,下降0.36%,公路货运量4632万吨,增长10.6%,水路货运量356.6万吨,增长4.3%。 民用车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44583辆,增长30.6%,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4674辆,增长44.5%,占轿车拥有量的82.1%,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 邮电通信业健康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57414万元,增长10.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6098万元,增长15.4%;电信业务收入51316万元,增长9.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17.03万户,减少1.3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9.31万户,增加15.11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9.55万户,增加1.17万户。 旅游业发展有新突破。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突破800万人次,达865.1万人次,增长31.1%,入境旅游者15.21万人次,增长28.4%;旅游总收入达60.06亿元,增长33.6%,其中旅游创汇2725.44万美元,增长28.8%,旅游总收入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53.4%,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全市有4A级景区1处,星级酒店17个,旅行社44家。 物流产业不断壮大。全市新增物流企业54家,达240家,物流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07亿元,上交税收3.1亿元,分别增长29.0%和28.4%。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保持稳健运行。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68.77亿元,增长0.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92.96亿元,增长12.4%。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38.08亿元,增长8.0%,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9.97亿元,增长4.5%,其中短期贷款103.85亿元,下降14.5%,中长期贷款116.84亿元,增长34.4%。 保险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15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8家,人寿保险公司7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76773万元,比上年下降8.0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8785万元,增长22.5%;人寿险保费收入47988万元,下降20.0%。各类保险赔款支出15612万元,增长12.6%。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4578万元,增长12.7%,人寿险赔款支出1025万元,增长11.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7所,其中普通高校1所,成人高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4所,普通中学70所,小学348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幼儿园91所。全市在校学生206155人,其中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达15953人、52102人和110563人,特殊教育在校生444人,在园幼儿27093人。拥有教职工12233人,专任教师10733人。全市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为101.72%,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9.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