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5-10 铁岭市统计局

铁岭市统计局

二O一二年四月九日

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励精图治,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事业加快推进,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突破800亿元。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GDP)实现87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2.4亿元,同比增长6.7%,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60.1亿元,同比增长14.5%,拉动GDP增长7.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1.3亿元,同比增长17.6%,拉动GDP增长4.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分别为19.7%、52.7%和27.6%。人均GDP达到28647元,比上年增加5018元。

二、农林牧渔业

201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367.5亿元,可比价增长7.0%。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172.4亿元,可比价增长6.7%。

粮食生产取得新突破。2011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401.5万吨,是历史上粮食产量最高的年份,比上年增加76.3万吨,增长23.4%。其中,水稻产量56.5万吨,比上年增长22.5%;玉米产量329.6万吨,比上年增长24.3%;大豆产量4.0万吨,比上年增长7.9%;油料产量25.0万吨,比上年增长9.4%;蔬菜产量359.5万吨,比上年增长3.7%。“四个一百万亩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蔬菜面积、花生和榛子林面积不断扩大,分别达到100.3万亩、120万亩(按地方口径)、101.8万亩和109.4万亩(榛子林面积是业务部门数据)。

全市林业生产取得新成绩。全年植树(含四旁植树)290.5万株,完成造林面积1342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4.24%(业务部门数据)。实现林业产值11.4亿元,可比价增长6.9%。

畜牧业倍增计划成效显着。全年牛出栏103.0万头,羊出栏74.2万只,猪出栏440.5万头,家禽出栏14013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3.6%、9.9%、6.3%和11.2%。全年肉类总产量92.4万吨,比上年增长9.9%。其中,猪牛羊肉产量52.0万吨,比上年增长3.8%;禽蛋产量27.7万吨,比上年增长15.0%;牛奶产量19.6万吨,比上年增长0.9%。实现畜牧业产值215.0亿元,可比价增长7.2%。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1.9万吨,比上年增长7.1%。水产品养殖面积(含清河水库、柴河水库)10076公顷。实现渔业产值3.2亿元,可比价增长6.7%。

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29.0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6%;全市机耕面积537.8千公顷,机播面积469.9千公顷,机收面积达167.5千公顷。

三、工业

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全市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户数已达1613户,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42.5%,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2.3%;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46.0%;轻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4.0%,重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46.1%;大中型企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6.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42.4%。产品销售率为97.9%。在销售产值中,轻工业增长33.4%,重工业增长46.2%。按可比价格计算,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1%。

全市以沈铁工业走廊建设为标志的工业园区日新月异、发展势态强劲,园区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已逐步形成,壮大全市工业经济和强市效能日渐显现。18个重点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已达820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50.8%;全年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2.6%;完成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9.6%。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攀升。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9.8%;盈亏相抵实现利润161.8亿元,比上年增长82.1%;利税总额258.0亿元,比上年增长53.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上升较快。全年原煤产量2193.6万吨,比上年增长3.8%;发电量197.1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42.7%;饲料178.9万吨,比上年增长32.8%;钢材15万吨,比上年增长17.3%。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

2011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1%。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254亿元,比上年增长23.2%。

房地产开发业平稳发展。全年开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共有115家。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071.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89.8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建筑面积448.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29.2亿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年”成效显着,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2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96.6亿元,增长29.7%;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49.5亿元,增长11.6%;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17.7亿元,增长11.6%。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单位投资56.5亿元,比上年增长92.3%;非国有经济投资707.7亿元,比上年增长28.1%。

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0.7亿元,比上年降低8.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88.8亿元,比上年增长45.9%,其中,工业完成投资487.5亿元,比上年增长47.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54.7亿元,比上年增长36.9%,其中,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19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三次产业投资之比由上年的1.9:76.1:22.0调整为2.7:64.0:33.3。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494.7亿元。各类房屋竣工面积269.3万平方米,施工面积1215.2万平方米,竣工率为22.2%。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水泥165万吨/年,新建公路1501公里,改建公路54.9公里,城市自来水供应能力1.13万吨/日。

六、交通、邮政和电信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5.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2.2%。全社会货物运输量完成10461万吨,货物周转量完成1677200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0.5%和25.2%;旅客运输量5728万人,比上年增长15.3%;客运周转量15329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2%。(以上数据为公路数据)

2011年底,全市拥有各级公路1870条计10328公里。在公路总里程中,国家级公路3条计229公里,占总里程的2.2%;省级公路7条计663公里,占总里程的6.4%;县级公路40条(含9条跨县级公路)计1164公里,占总里程的11.3%;乡级公路398条计3415公里,占总里程的33.1%;村级公路1417条计4800公里,占总里程的46.5%;专用公路5条计56公里,占总里程的0.5%。县级以上公路计2057公里,占总里程的19.9%,全市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81.3公里(含高速公路202.8公里)。在各级公路总里程中等级公路达到9490公里,占总里程的91.9%;黑色路面里程5394公里,占总里程的52.2%;晴雨通车里程10328公里,占总里程100%;绿化里程5015公里,占宜林里程50.0%。全市1175个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达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