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松原市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紧紧围绕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着力推进促增长、调结构、稳物价、惠民生的各项工作,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松原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6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0.1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70.3亿元,增长16.8%,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606.2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60.1亿元,增长15.5%。三次产业构成为16.9:49.3:33.8,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673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 201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6(以上年为100,下同),价格水平同比上涨4.6%。构成CPI的八大类消费价格呈全面上涨态势,其中食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涨势较高,分别达到10.5%和5.9%,其他依次为:衣着类价格上涨1.8%;居住类价格上涨1.8%;烟酒类价格上涨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8%;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4%。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8.8,上涨8.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26.8,上涨26.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107.7,上涨7.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3.18,上涨3.18%。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52.9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54.3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0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74万人,其中异地转移就业人数55万人。 全年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42.7亿元,比上年增长37.8%。其中,全年完成税收收入27.3亿元,增长23.1%。在全年完成税收收入中完成企业所得税收入1.8亿元,增长21.8%。税收收入占地方级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3.9%。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22.2亿元,增长17.2%。其中:教育支出19.9亿元,增长18.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8亿元,增长25.4%;医疗卫生支出10.0亿元,增长37.2%;交通运输支出4.6亿元,增长16.7%;住房保障支出5.3亿元,增长95.7%。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43.9亿元;林业增加值2.3亿元;牧业增加值72.4亿元;渔业增加值6.0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5.5亿元。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1.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6%。全年粮食总产量700.2万吨,增长9.3%。其中,玉米产量513.6万吨,增长11.2%,单产8601公斤/公顷,增长6.8%;水稻产量107.3万吨,增长3.8%,单产11591公斤/公顷,增长2.7%。 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33.5万吨。其中,猪肉产量17.2万吨;牛肉产量4.8万吨;羊肉产量1.9万吨;禽肉产量7.5万吨。牛奶产量12.1万吨。禽蛋产量19.3万吨。生猪存栏132.9万头;生猪出栏205.5万头。水产品产量3.6万吨,增长5.8%。 截至2011年末,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500.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2%。主要农业机械与设备均有增加,其中拥有大中型拖拉机8.3万台、机电井2.3万眼、节水灌溉机械1.0万套,分别增长15.6%、5.8%和20.6%。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3.7万公顷,增长5.3%。其中,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99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达到33.3万公顷,增长5.6%。全年农村用电量达到49.7万千瓦时,下降1.9%。 全市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总量为235个,面积15.75万公顷,产量80万吨,产值23亿元。其中绿色食品58个,面积7.1万公顷,产量19万吨,产值10亿元。有机食品78个,面积4.65万公顷,产量11万吨,产值7亿元。无公害农产品99个,面积4万公顷,产量50万吨,产值6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0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在3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8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 全年采矿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64.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8%。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下降4.9%;非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增长19.9%。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7.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7.7%。其中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4%;家具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8.1%;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增加值增长105.9%,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3.6%;塑料制品业增加值增长65.5%;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增长50.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4.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8.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5%;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5%。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0.3%;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01.2%;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67.3%。 全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23.7%。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下降11.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38.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43.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下降17.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50.3%。 全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71.1亿元,增长28.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29.6亿元,比上年增长49.2%;实现利润201.2亿元,增长81.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3%,高于同期0.69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4.2亿元,增长38.6%。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02.1亿元,增长38.5%;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9.4万元/人(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增长45.9%;实现利税25.35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6.9亿元,比上年增长31.5%。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4.3亿元,增长91%;第二产业投资446.1亿元,增长15.0%,其中工业投资442.6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投资273.0亿元,增长59.0%。固定资产投资产业构成由上年的4.8∶65.9∶29.2调整为7.0∶57.7∶35.3。 全年开复工项目达1426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270个,投产项目为1244个,项目投产率达到87.2%。开复工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有169个,投资额达到282.01亿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36.5%,与上年比下降2.1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为85个,完成投资142.93亿元。全年新建项目达743个,占全部项目个数的52.1%;投资额达到398.76亿元,占全市项目投资总额的51.5%。改扩建项目为681个,占全部项目个数的47.8%;投资额达到326.70亿元,占全市项目投资总额的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