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岱山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2-05-03 舟山市岱山县统计局

年末有医疗卫生单位21个,其中医院18个,医疗床位650张;诊所医务室13家,卫生室92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7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15人,注册护士302人,全年接待医疗门急诊103.89万人次。全县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8个,城乡社区建站率达到100%。完成渔农民健康体检11.91万人。全年孕产妇838人,保健覆盖率达到100%,孕产妇早孕建卡率达到94.5%,孕产妇死亡率为零。0-6岁儿童的保健覆盖率达到99.15%。计划生育率99.62%。

成功举办浙江首届海洋运动会、2011年全国风筝锦标赛等大型赛事,打响了我县海洋体育品牌。全年初三学生运动健康类A等通过率为97.9%、审美与艺术类A等通过率为70.1%、探究与实践类A等通过率为69.8%、劳动与技术类A等通过率为95.8%、品德与素养A等通过率为97.3%。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90456人,比上年末减少605人,其中男性人口94318人,女性人口96138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5%和50.5%。全年出生人口910人,出生率为4.8‰;死亡人口1519人,死亡率为8.0‰;自然增长率为-3.2‰。迁入人口3390人,迁出人口3386人,机械增长率为0.02‰。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07元,比上年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772元,增长11.8%,恩格尔系数为36.8%。全年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702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渔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948元,增长18.7%;农盐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872元,增长14.5%。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629元,比上年增长15.5%,恩格尔系数为38.7%。其中渔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859元,农盐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475元,分别增长13.4%和16.9%。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31651元,比上年增长9.5%。全年新建各类住宅101.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7%。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08平方米,渔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3平方米。

年末全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筹的单位1406家,参保人数52639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6%和9.9%;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单位1442家,参保人数44955人,分别比上年增长5.4%和5.8%;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1324家,比上年下降11.4%,参保人数21560人,比上年增长15.5%;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为39254人和23406人,比上年增长4.1%和6.6%;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4629人;渔农村新型社区39个,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76934人,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14268人,增长8.5%,有9480人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实际参加人数11.90万人,参合率96.65%。

年末全县有敬老院7所,社会福利院1所,床位565张;有各类社会福利企业16家,残疾职工就业人数636人。

年末有2489人纳入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户219户,人数337人;渔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户1439户,人数2152人。城乡低保对象最低生活补助标准每月每人分别达到360元和252元;全年共发放低保金627.61万元,比上年增长1.5%;帮扶结对1305户,发放补助金156.6万元。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的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100%;全年为困难群体医疗救助10458人次,救助金167.47万元,比上年增长8.8%。

十一、市政建设和新渔农村建设

全年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3.03亿元。年末建成区面积7.47平方公里,实有城市道路面积121.2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94.56公里。全年供水总量512万吨,最高日供水量2.92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0.33万吨。全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73.8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财政预算内“三农(渔)”资金投入8.67亿元,增长12.2%。全面推进渔农村小康社区创建,全县38个社区创建成功,其中:全面小康10个,基本小康15个,初步小康13个。积极实施村庄整治示范工程,全年全县投入村庄整治建设资金2080万元,全年新增改厕2750户、治污5980户、河道整治39.36公里,完成7.5公里通村公路建设。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3%,分别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年实施渔农村住房改造建设711户,其中完成困难家庭危房改造67户。

十二、节能降耗、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单位GDP能耗比上年降低3.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7.0%。

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5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2.1分贝,环境噪声达标区总面积3.81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

全社会用电量7171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全社会用水量1350万吨,下降9.4%。

绿色生态及海防林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全年造林面积0.15万亩;零星植树11万株;封山育林面积3.1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5.6%。年末有园林绿地面积307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2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63%,绿地率35.8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平方米。

全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9起,比上年减少1起;死亡(失踪)25人,比上年减少9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16,比上年降低0.11;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614.42万元,下降2.1%。全年共发生交通事故14起,死亡人数7人,交通事故损失额0.92万元;发生火灾事故4起。全县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9%。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本公报中所列的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业和餐饮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是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

(4)旅游总收入数据从2006年起按照新口径调整。

(5)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