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灵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面对干旱、低温、冰雹等自然灾害和全球整体经济下行、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不利因素,全县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支持甘肃发展的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四届十七次全委会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三二一六”发展战略,强化措施,集中突破,狠抓落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实现了“十二五”起步“开门红”。 一、综合 全县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在转型中实现提速。初步测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1000万元,占年计划的100.5%,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增速同比加快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146万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46854万元,增长33.7%;第三产业增加值85000万元,增长14.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581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1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37.5:22.2:40.3,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3.3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了1.8和1.5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县牛果主导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53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3%,增加值79146万元,占年计划的105.5%,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6%。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5.06万亩,比上年下降1.9%,粮食总产量17.5万吨,比上年增加1.29万吨,增长7.96%;蔬菜种植面积12万亩,比上年增长10.7%,蔬菜产量为14.9万吨,比上年增长10.78%;油料种植面积17.04万亩,比上年下降0.12%,油料产量为2.09万吨,比上年增长8.29%。 全县完成造林面积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00亩,保证灌溉面积达到4.64万亩,新增水平梯田4.44万亩。 年末大牲畜存栏11.29万头,比上年增长4.15%,其中牛存栏11.21万头,生猪存栏1.85万口,羊存栏3.82万只,水产品产量210吨。全年肉类总产量7526.54吨,比上年增长0.8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完成工业总产值65279万元,比上年增长31.7%,完成工业增加值27997万元,比上年增长3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5985.2万元,比上年增长40.3%,完成增加值11728.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5%。 全年原煤产量33.59万吨,比上年下降6.9%;瓦楞纸产量15300吨,比上年增长25.3%;面粉产量14869吨,同比下降9.2%。 全年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9220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实现利税3330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3610.7万元,比上年增长31.7%,实现利税2133万元,比上年增长23.1%。 全县建筑业较快增长。资质内建筑业实现总产值30857.4万元,比上年增长40%,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8857万元,比上年增长37.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676万元,比上年增长41.21%。按城乡分组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9465万元,比上年增长49.1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1211万元,比上年下降25.83%。按产业分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额21889万元,同比增长31.0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额101818万元,同比增长50.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额76969万元,同比增长29.21%。 五、商贸 全县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50.6万元,比上年增长18.34%。分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5733.4万元,比上年增长27.72%;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317.2万元,比上年增长9.93%。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227.4万元,比上年增长19.14%;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0439.9万元,比上年增长13.72%;住宿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502.6万元,比上年增长28.67%。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县交通、邮电业稳步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5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年末营运汽车拥有量655辆,完成客运周转量1882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4.2%;货运周转量22643.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4%。 邮电业务总收入完成5618.6万元,比上年增长11.9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8282户,小灵通用户699户,移动电话用户117426户,电话普及率达到58.74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6145户。 全县旅游业较快发展。全年接待旅游人数7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3%,旅游业总收入38457.9万元,比上年增长25.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县财政、金融平稳运行。全年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7745万元,比上年增长47.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250万元,比上年增长40.3%;全年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12835万元,比上年增长39.3%,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5054万元,比上年增长20.1%;教育支出21371万元,比上年增长40.1%;医疗卫生支出9937万元,比上年增长61.3%;农林水事务支出19624万元,比上年增长39.8%。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5003万元,比上年增长22.86%。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07164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8241万元,比上年增长18.39%,其中短期贷款18559万元,比上年下降70.78%,中长期贷款99682万元,比上年增长174.13%。 全县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183.94万元,比上年下降11.16%,其中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627.94万元,比上年下降21.82%;财产保险保费收入556万元,比上年增长47.87%。全年赔付额为632万元,比上年增长159.02%,其中人寿保险赔付额187万元,比上年增长38.52%;财产保险赔付额445万元,比上年增长308.26%。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县科技事业不断进步。全县农业科技贡献率为52.3%,农业新技术成果应用率为72.4%,农业科技进步速度为4.95%,农业新技术成果普及率为58.5%,工业科技贡献率为49.3%,工业科技进步速度为6.8%。 全县教育事业较快发展。本年度全县参加高考考生2310人,其中录取高职以上2021人(本科以上1077人,其中重点以上165人),其中本科以上比上年增加397人,增长58.4%,创历史最好水平。积极调整学校布局,优化结构,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03所,其中小学142所,中学18所,职业中专1所,幼儿园42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3.7万人,其中:小学1.46万人,初中1.13万人,普通高中0.56万人,职业中专0.13万人,在园(班)幼儿0.41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3%,小学升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率为99.8%,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为9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