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义乌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义乌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义乌调查队 2011年,我市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全面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深化“创新创优、提质提效”主题活动,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协调发展,民生不断得到改善,较好地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增速比上年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8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10.9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5.4亿元,增长11.4%。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7642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按2011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117美元。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8:43.2:54.0调整为2.7:42.8:54.5,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据市物价局监测,全年平均居民生活费用物价指数同比上涨10.7%,食品、燃料、建筑材料价格上涨是拉动CPI上行的主要因素,其中全年平均食品价格指数上涨10.9%(其中猪肉上涨37.8%);燃料价格指数上涨31.9%;建筑材料价格指数上涨32.2%。 二、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47.8亿元,增长14.7%。实现农业总产值29.1亿元,增长4.5%,其中种植业产值16.5亿元,增长5.5%;林业产值0.6亿元,增长3.8%;牧业产值10.6亿元,增长3.2%;渔业产值1.2亿元,增长0.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6.6万亩,粮食总产量10.6万吨,分别增长0.9%和0.8%。年内生猪出栏46.2万头,增长1.7%;羊出栏1.3万只,增长33.6%;家禽出栏522万只,减少8.9%。 年末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3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30家。启动2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7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建设。全年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59家,新增绿色产品1只,有机食品1只。 全年“农家乐”共接待游客152.8万人,实现营业收入62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2%和18.8%。成功争创成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市”,创建美丽乡村达标村217个,义乌市新农村建设特色示范村2个、义乌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8个、金华市村庄整治示范村9个。全年共启动新社区建设14个村,实施农房改造10870户,竣工8895户。启动农村高层公寓建设34幢,启动“空心村”改造21个村,拆除农村危旧房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411.2亿元,增长2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627.2亿元,增长25.6%,增速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7.9亿元,增长14.2%;实现工业品出口交货值173.5亿元,增长29.9%。全年工业用电量增幅平稳,累计工业用电量为41.5亿千瓦时,增长11.4%。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13个行业增幅均达到20%以上。纺织业仍为第一大行业,实现产值206.6亿元,增长23.5%;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为第二大行业,实现产值84.8亿元,增长21.9%;服装制造业为第三大行业,实现产值64.6亿元,增长29.2%;其它主要行业分别为电力热力供应业产值40亿元,增长21%;塑料制品业产值35.4亿元,增长22.9%;化纤制造业产值23.8亿元,增长38.9%;印刷业产值17.8亿元,增长22.2%;金属制品业产值17.8亿元,增长32.2%;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17.3亿元,增长46.1%。 年末全市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增至557家,主营业务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了137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在1亿-5亿的企业已达到118家,5亿-10亿的12家,10亿-50亿的7家,占总家数25%的亿元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2.2亿元,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4.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7.1亿元,同比增长20.9%,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51.6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利润总额36.6亿元,同比增长18.8%。 年末共有建筑业法人单位152家。其中,一级建筑企业17家,二级43家,三级83家,劳务分包企业9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6.2亿元,增长5.2%,其中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43家,完成产值125.8亿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1165万平方米,下降2.8%,其中新开工房屋施工面积5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3%。省外市场开拓力度加大,全市在省外完成的建筑业产值27.3亿元,同比增长1.9%。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27.1亿元,同比增长18.7%,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累计完成7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4.6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累计完成67.5亿元,同比增长29.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8.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完成56.8亿元,同比增长19.7%。 以政府为主导的市重点项目投资较快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起到了明显的支撑作用。全年有重点工程项目139个,其中续建项目62个,新建项目77个。一些大的重点项目陆续开工,例如义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经济开发区总部经济区建设工程、03省道义乌段改造工程。全年重点工程项目投资完成110.6亿元,为全年计划投资数的73.3%。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22个,比2010年增加12个,完成投资41.3亿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7.5亿元,增长29.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9.7%,增速比去年提高了18.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完成47.5亿元,同比增长43.8%,占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70.5%。房地产新开工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227.9亿元,是2010年的2.7倍。房屋施工面积达480万平方米,增长31.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30万平方米,增长18.1%;商业营业用房施工面积43万平方米,增长327.4%。商品房销售面积72.1万平方米,下降17.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7.3万平方米,下降22%。商品房销售金额67.4亿元,下降0.4%。全年开工建设3000余套经济适用房,全年保障性住房投资额10.8亿元,同比增长868.3%,保障性住房施工面积21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7.3%。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5亿元,增长18.7%。分地区看,城乡消费市场需求两旺,城镇实现零售额268.1亿元,农村实现零售额76.4亿元,增速分别为19.1%和17.1%。分行业看,批发贸易业零售额增长15.4%;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长18.9%;住宿业零售额增长23.2%;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8.7%。据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统计,全年汽车销售额达到102亿元,同比增长23.3%。全年销售家电下乡产品5.9万台,实现销售额1.5亿元,分别增长61.3%和6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