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义乌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5-03 金华市义乌市统计局

市场运行平稳,各项监测指标有升有降。实现全市集市贸易成交额677.9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515.1亿元,同比增长13%。受中东、北非战乱和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义乌市场受到一定程度冲击。12月份义乌市场景气指数为1020.3点,同比下跌23.5点。全年义乌海关监管集装箱57万个标箱,同比下降1%;义乌国际物流中心集装箱施封量38.7万个标柜,同比下降9.7%;入境义乌的境外客商达40.7万人次,增长5.4%,新设外国企业常驻办事机构72家、港澳台个体户17户、外商投资合伙企业322家。全年公路、铁路、航空客流量同比增长8%;公路、铁路、航空货运量同比增长1.9%;市场周边银行资金、现金总流入流出量1.17万亿元,同比增长13.5%。

全年共举办会展活动143个,同比增长11.7%。其中36个展览活动成交额327.2亿元,增长20.6%。新办展览项目13个,增长18.2%。第17届义博会实现成交额157.5亿元,增长23.4%;2011文博会实现成交额40.6亿元,同比增长47.3%;2011旅游商品博览会实现成交额30.8亿元,增长11.2%;第2届林博会暨第4届森博会实现成交额50.2亿元,比上届增长77.9%。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自营进出口39.5亿美元,增长26.5%,其中出口35.98亿美元,同比增长25.7%,进口3.51亿美元,同比增长35.1%。从出口市场看,欧美市场基本平稳,欧盟市场仍为第一大出口市场,出口增长21.1%,占我市出口总额的18.5%。新兴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对印度、俄罗斯的增幅分别为38%、34.3%。对东盟出口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达1.66亿美元,增长43.4%。从出口企业看,全年生产企业共出口18.6亿美元,增长19.8%;流通公司共出口17.3亿美元,增长32.6%。

全年共新批外商投资项目55个,合同利用外资总计1686.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总计1458.2万美元。

全年共开展境外投资项目9个,累计投资总额11014万美元,增长408.5%,其中中方投资额7384万美元,增长300.8%,超额完成年度计划6000多万美元,投资力度明显加大。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有省、市交通重点工程和一般性政府投资项目26项,续建和新建项目总投资近120亿元。浙赣铁路义乌货站至甬金高速徐村互通连接线、环城公路与阳光大道连接线、义乌至浦江二线公路等3项工程基本完工,37省道义乌段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已进场施工,03省道义乌段改建工程已开工。农村公路总投资2656.8万元,实际完成21公里。

全年新增跨省班线3条,使全市长途客运线路增加至353条,新增城乡公交线路12条,使全市城乡公交线路达到112条,平均每天公交输送旅客46.7万人次。全年累计公路客运量23079万人,增长10.8%,公路货运量2316万吨;铁路义乌站客运量596.9万人,增长9.3%,货运量89.2万吨,下降4.4%;义乌民航机场全年累计起降架次6740次,增长9.7%,民航客运量76.2万人次,货运量8903吨,分别增长9.6%和下降2.5%。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22.49万辆,比上年增加3.29万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0.69万辆,比上年增加3.16万辆。

全市共有国内物流经营单位1126家,其中公路货运1113家,铁路货运13家;驻义乌经营的航空货代100多家;快递物流企业134家,国内快件日均出货量达40万票,国际快件日均出货量达1.3万件,业务量位居全国第七。拥有本地道路货运车辆3万余辆,核准异地备案集装箱运输公司195家,集装箱运输卡车5537辆,物流网络遍布国内321个大中城市。“义乌港”一期工程占地394亩,总建筑面积约为43万平方米,已于2011年10月18日正式投用。

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25.1亿元,增长9.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1亿元,增长23.5%,电信业务收入23亿元,增长8.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50.4万户,下降0.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221.2万户,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达35.8万户,分别下降1.1%和增长19.7%。

全年共接待游客959.2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53.2万人次,分别增长18.3%和18.2%。实现旅游收入103.2亿元,增长17.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为80.6亿元和34863万美元,分别增长21.2%和10.5%。从2010年12月到2011年11月止,设在国际商贸城的购物旅游接待处共接待旅游团队5516个,游客达21.1万人,其中境外1021个团,2万余人。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0.19亿元,为年初计划的106.3%,增长17.2%。其中地方预算收入完成50.46亿元,为年初计划的107.3%,增长18.0%;收入结构仍保持在较好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55.9%,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93.8%,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从全年来看,主税种表现一般,而城建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地方小税种税收增长33.3%,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增收主力。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9.6亿元,增长18.3%,其中用于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等民生支出34.6亿元,同比增长18.2%,占总支出的69.7%,支出结构保持在较优水平。

全市银行家数达到22家,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809.7亿元,比年初增加308.9亿元;年末贷款余额1283.6亿元,比年初增加221.7亿元。存贷款分别增长20.6%和20.9%。存款增长总体上呈现前高后低的特征,贷款增长平稳、均衡,四个季度新增贷款分别为52.9亿元、58.2亿元、54.5亿元和56.1亿元。

全市共有实际运营小额贷款公司4家,年末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达到12.5亿元;新设立2家民营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底融资担保余额近7亿元。

全市保险机构36家,实现保费收入27.4亿元,增长19.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5亿元,增长22.2%;人身险保费收入14.9亿元,增长17.3%。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6.6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5.2亿元,人身险赔款1.4亿元,分别增长34.7%、41.4%、15%。全市共有证券公司营业部9家,全年证券成交额4878.8亿元,下降29.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现有普通中小学校118所,在校学生12.8万人;中职学校5所,在校学生1.16万人;幼儿园300所,在园幼儿6.72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为99.67%;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69人;在校学生总计20.73万人。一年来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市标准化学校达81所,达义务教育段学校的83.8%,省市示范性学校59所;已有省一级幼儿园10所,省二级幼儿园26所,省三级幼儿园80所。普高教育继续保持高位稳定,上一本重点线人数达847人,上线率19.24%,文理科有13名考生位居全省前300名。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成效显着,省机电技校正式挂牌,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命名为“高级技工学校”,城镇职校、上溪中学被授予“浙江省技工人才输送基地”,国贸学校被列为省级课程改革基地学校。启动第四轮教育布局调整,实施总投资达3.28亿的14个省市重点投资项目和39个一般性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完成。新录用师范类和非师范类毕业生和社会优秀人才300名,700多名教师参加了省、市、县三级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