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吉安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安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吉安县调查队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各种挑战。面对国内物价上涨、国际经济持续动荡的严峻形势,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力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各项工作,整体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6099万元,增长14.2%,总量居全市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5896万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498324万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221879万元,增长14.2%。全年人均生产总值达19767元,比上年增加4106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1.1:54.0:24.9调整为21.4:54.4:24.2,一产、二产比重分别比去年底提高0.3和0.4个百分点,三产比去年年底降低0.7个百分点。 全县财政总收入达13.92亿元,比上年增加3.61亿元,增长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29亿元,增长36.7%。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均列全省第18位。全年税收收入完成11.69亿元,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83.9%。 2011年物价涨幅依然较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始终处于高位运行,通胀管理压力不断加大。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4.8%,上半年上涨5.0%,前三季度上涨5.0%,全年平均上涨4.7%。八大类中,全年食品类价格涨幅居首位,涨幅达到11.8%。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1160万元,增长13.2%,其中种植业产值117808万元,增长17.67%;林业产值19943万元,增长9.05%;牧业产值144294万元,增长11.32%;渔业产值17380万元,增长6.0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35万元,增长6.6%。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5758公顷,比上年增加335公顷;粮食总产量43.82万吨,比上年增长2.9%,总产量连续八年创历史新高。油料种植面积23657公顷,产量达2.36万吨,比上年增长19.4%。 全年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达2649公顷,增长11.6%,更新造林1202公顷,增长24.8%。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3.2%。全年肉类总产量94360吨,增长5.8%,生猪出栏600348头,增长20.0%,年末生猪存栏374387头,增长14.4%;出售和自宰肉用牛85011头,年末牛存栏110866头,减少18.6%;出笼家禽287412百羽,增长14.7%,年末家禽存栏84815百羽,增长9.7%;水产品产量18163吨,增加54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辖区内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71.76亿元,增加值45.0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1%和17.1%。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9.2%,比上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70.2亿元、增加值39.5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1%、20.68%。 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标准)5户,总量达到65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9.1亿元、利润14.1亿元、利税21.4亿元,分别增长41.1%、52.6%和39%。工业用电量4.5亿度,增长11.7%。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415.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8.1万吨原煤,售电量39587万千瓦时,增长16%;啤酒79667千升,增长14.59%,哇哈哈软饮料59328吨,增长14.2%,混合饲料55779吨,增长5.8%;原煤产量达48.1万吨,减少1.64%,松节油1557吨,水泥28.8万吨,铁精粉116.6万吨。 园区基础设施投入4.3亿元,新建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年末园区从业人数达26348人,新增就业人数418人;全年帮助园区企业融资6320万元,解决企业用工6200多人;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8.9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39.81亿元、上缴税金6.04亿元,分别增长17.19%、34.26%和33.84%。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7636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6756.3万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25.1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建设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03亿元,增长30%,规模以上项目(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投资74.42亿元,比上年增长43.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8.1亿元,增长59.4%。在城镇投资中,工业投资达52.16亿元,增长35.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96亿元,开发面积26.98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17.1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9.0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3.41亿元。 全年县城共实施城建重点项目28个,总投资21.81亿元,完成投资近5亿元。天祥公园、曙光公园、君山大道街景改造、垃圾卫生填埋场、吉星商业中心和赣江大道、兴华路“白改黑”工程等相继竣工。乡镇共实施126个重点项目,一批文化休闲公园、农贸市场、商住小区、汽车站、自来水工程、便民服务中心、福利院等在建或竣工。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3900万元,97个新农村点共修进村主干道173公里。完成改水3841户、改厕3667座,形成了一批山水秀美型、文化旅游型和特色产业推动型村庄。 五、国内贸易与开放型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4862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分城乡看,城镇以上完成消费品零售额175311万元,增长17.5%,乡村以下完成零售额39551万元,增长14.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00295.1万元,增长13.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4566.9万元,增长25.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单位数达18家,实现销售额13777.2万元,增长24.5%。全年“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达89945台(件),销售额达8890万元,已获财政补贴88044台(件),补贴金额2560万元。 全年实际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18.5亿元,增长34.06%;实际利用外资5271万美元,增长0.2%,其中现汇进资1591万美元;实现外贸出口2.72亿美元,增长122.33%,是去年全年完成数的1.2倍,总量和增幅均排位在全市的前列,创历史新高。重大项目招商取得新突破。全年新签约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3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外资项目4个,平均首期注册资本超过500万美元。成功引进总投资5.5亿元的德亿电缆;投资10亿元的亿都国际专业市场;投资1亿元以上的奕方科技、博硕三期、力莱新能源等项目;引进投资3500万美元的华南户外运动用品和投资2980万美元的宝洁生物科技项目;促成晟楠科技一次性增资1000万美元;娃哈哈公司开工建设投资2亿元的“超净”大瓶装的灌装生产线;博硕二期扩大生产规模,新建了32条生产线,娃哈哈三期投资1.8亿元的“超净”大瓶装灌装生产线实现年内开工试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