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永仁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5-03 楚雄州永仁县统计局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砥砺奋进、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面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自然灾害频发等困难和挑战,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持把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以加强投资推动全局,以上争外引带动全局,积极争取和实施了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项目、好项目,大手笔规划、超常规落实、跨越式发展,主攻重点、突破难点、培育亮点,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合

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0276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177万元,增长6.0%,拉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4046万元,增长24.3%,其中:工业17307万元,增长29.9%。拉动经济增长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9540万元,增长13.3%,拉动经济增长5.7个百分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24.9%和48.1%。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1︰23.4︰38.5。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即按从业人员计算人均GDP)为14919元/人。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9435元(折合1382美元),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9628元(折合1410美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5556万元,占GDP的比重为44.3%。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上年持平。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0.8%,其中:粮食价格上涨3.5%;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2.3%;衣着价格下降2.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0.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6%;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1.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2%;居住价格下降2.2%。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0.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下降2.8%。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68882人,比上年增加1546人。其中:从事农业产业的56763人,占82.4%,从事非农产业的12119人,占17.6%。第一产业从业人员49371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893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361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城市建成区面积3.8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25.3%。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66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01%。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66632亩,比上年增加2486亩,增长1.5%。经济作物种植面积85731亩,比上年增加4030亩,增长4.9%。其中:烤烟种植面积27100亩,减少2509亩,下降8.5%;油料种植面积18091亩,增加5876亩,增长48.1%;蔬菜种植面积22916亩,增加1554亩,增长7.3%。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为66︰34,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2009年全年产蚕茧209吨,实现桑农收入478万元,下降32.8%。

全年粮食产量43492吨,比上年增加1034吨,增长2.4%。其中:秋粮35406吨,增长2.1%;夏粮8086吨,增长4%。

全年肉类总产量16759吨,增长6.1%;禽蛋产量吨295吨,增长17.1%;蚕茧产量209吨,下降38.7%;水产品产量726吨,增长1.4%。大牲畜年末存栏64807头,增长0.4%;生猪年末存栏120468头,增长0.3%;羊年末存栏120398只,增长0.4%;家禽年末存栏364829只,增长2.4%。

全县有效灌溉面积92550亩,节水灌溉面积90986亩,其中: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912亩。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1.48万千瓦,增长12.8%,其中:排灌机械总动力1.85万千瓦,增长6.9%。农村用电1940万度,增长33%;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8938吨,增长1.9%;农药施用量130吨,增长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0509万元,增长41%;(现价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797万元,增长59.4%。(可比价增长)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013万元,下降29%。其中:实现利润114万元,下降21.4%;实现税金899万元,下降0.2%。

全县4个资质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6739万元,实现利润-50万元,减亏160万元,实现工程结算及税金附加530万元,增长2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317万元,比上年增长46.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70040万元,增长36.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6286万元,增长152.2倍。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工程投资42068万元,增长8.1%;安装工程投资7785万元,增长438.4%。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单位投资43948万元,增长34.7%;非国有单位投资26092万元,增长39.5%。全年新增固定资产70293万元,比上年增长139.6%。新开工项目182个,比上年增长37.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991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779万元,下降29.9%。商品房竣工面积16324平方米,增长149.2%。商品房销售额4687万元,增长61倍。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40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分城乡看,县级实现12725万元,增长21.4%;县以下实现6315万元,增长21%。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实现1614万元,增长50.8%;非公有制经济实现17426万元,增长19.1%。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占91.5%,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按行业划分:批发业4041万元,增长28.8%;零售业11956万元,增长18.2%;住宿业365万元,增长27.9%;餐饮业2491万元,增长21.5%;其他行业187万元,增长68.9%。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县内公路通车里程1218.24公里(含村道)。全年完成客运量84.7万人,下降5.9%;客运周转量7621万人公里,下降19.8%;货运量37.43万吨,增长49.7%;货运周转量3700万吨公里,增长8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05万元,比上年增长36.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5万元,下降18.1%;电信业务总量960万元,增长52.4%。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12900部。其中:本地固定电话用户数3300户,移动电话用户9600户,增长15.4%。电话普及率为12部/百人(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

全年共接待游客13.41万人次,下降7.3%。实现旅游总收入4800万元,增长30.4%。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9178万元,比上年增收1702万元,增长23%;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758万元,增收1557万元,增长3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4995万元,增支19137万元,增长53%。

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19871万元,比年初增长32.7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6748万元,增长25.77%。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36276万元,比年初增3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