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瓮安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瓮安县统计局 (2012年6月20日)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县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努力克服特大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呈现出发展提速、转型加快、效益较好、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顺利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496573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7173万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215507万元,增长24.9%,其中工业增加值207800万元,增长25.8%;第三产业增加值193893万元,增长17.2%,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9.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8.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5.3%.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7.6%、43.4%和3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2.5和0.5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农业实现增加值87173万元,比上年增长1.8%;实现农业总产值178450万元,比上年增长7.95%。全年粮食作物面积48089公顷(72.1万亩),增长2.49%;油料种植面积11477公顷(17.2万亩),增长2.5%;蔬菜种植面积12667公顷(19万亩),增长57.35%。年末,果园面积1941公顷(2.9万亩),比上年增长6.3%;茶园面积3207公顷(4.8万亩),增长12.09%。全年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21.45%,油菜作物产量增11.07%。其中油菜籽产量增15.04%。 林业稳步发展。全年林业实现增加值2525万元,比上年增长60.32%。花椒、板栗等主要林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畜牧业稳定发展。全年畜牧业实现增加值34015万元,比上年增长23.57%。肉类总产量36085吨,比上年减0.67%。 渔业继续保持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1237吨,比上年增长42.84%。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县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50公顷(1.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13940公顷(20.9万亩)。农用机械动力达34.5万千瓦,减1.7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10718万元,比上年增长57.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9795万元,比上年增长76.14%,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50923万元,比上年增长31.22%。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07800万元(核算口径),比上年增长25.8%(可比价速度)。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148785万元,比上年增长32.5%。 主要工业行业产值中,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行业增长较快,产值达到12.84亿元和25.4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46%和108.6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原煤、磷矿石等,分别比上年增长2.99%、114.89%。产销情况好于上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37%,比上年提高1.02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62647万元,比上年增长44.61%。利润总额为137087万元,增长134.05%。 非公有制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总产值452323万元,比上年增长114.0%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707万元,比上年增长4.5%。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施工房屋面积38065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9547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8457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2100万元,比上年增长83.5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74100万元,增长86.75%。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22576万元,增长171.3%,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27553万元,增长75.0%,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3971万元,增长123.8%。 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快速推进。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交通运输投资5208万元,比上年减16.71%;用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72034万元,比上年增长296.42%,其中用于水利管理业的投资6337万元,公共设施管理64747万元。 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教育事业的投资12855万元,比上年减24.72%;用于卫生的投资3550万元,增长39.92%。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989万元,比上年增长20.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79581万元,增长24.6%;乡村10408万元,增长7.3%。 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5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12%。实现旅游总收入9.97亿元,增长56.39%。六、交通运输和邮政通信 交通运输业平稳较快发展。全县拥有客运车333辆,营运货车2296辆,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19.1%;全年公路完成客运量955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2950.8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31.7%和41.5%;货运量785万吨,货物周转量118067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68.1%和51.2%. 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3930万元,增长18.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230万元,比上年增长25.4%;电信业务总量2700万元,增长22.8%。互联网用户较快增长,移动电话用户稳步增加。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75271万元,比上年增长29.4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7139万元,增长39.39%。一般预算支出151043万元,增长21.12%,其中,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支出增长幅度较大。 金融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8143万元,比上年增长18.7%。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39648万元,比年初增加99260万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357774万元,比年初增加7500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42471万元,比年初增加81767万元。 全县商业保险市场运营良好。全年共收保费7072.8万元,增长21.1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403.99万元,同比减5.68%。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用于教育事业的支出达到28333万元,比上年增长5.68%。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达到3853人,比上年增长4.84%。大专以上院校录取2779人,其中:一本305人,二本880人,三本243人,专科1351人。全县学前三年儿童入学率57.21%;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6%,比上年上升0.06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13.2%,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7.96%,比上年提高7.78个百分点。 |